6、鱼苗出池分养
(1)鱼苗经过20天培育,一般长到3-5厘米,即可进行出池分塘蔬养,进行鱼种培育。
(2)出池分养。出池前一天停止投喂。网具要求光滑细密,宜在晴天上午九时开网,避免烈日下开网操作。操作轻快,“不吊水”,即分即过塘。
鱼种培育
1、培育池同鱼苗池放种前清塘消毒。注水用40-60目网过滤除杂。每亩施猪粪或其他畜禽粪250公斤培育肥水,有机畜禽粪肥要经过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水质肥爽,透明度25厘米左右,7天后放苗。培育水深1.5米以上。
2、放养密度每亩放养同一规格3厘米或5厘米鱼苗0.8-1.5万尾。
3、饲喂放苗后,投喂含粗蛋白32%配合颗粒饲料,粒径1.5-2米米。日投喂二次,上午8-9时,下午5-6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7%-8%。
4、育成经20天培育,长成鱼种,全长一般长到10-11厘米,体量25-50克左右,即可分塘养殖。
5、鱼苗鱼种的消毒鱼体消毒的药物及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食盐:浓度2%-4%,浸洗5-10分钟。
(2)漂白粉:浓度10ppm-20ppm,浸洗10分钟左右。
(3)青霉素:8万单位/50升,水浸泡5-10分钟。
6、出池分选出池前一天停止投喂。选用12目光滑细密围网和网箱进行围捕和分选,在晴天上午九时开网和分选,忌在烈日下进行操作。分选采用竹筛进行,分不同规格进行分圹放养。
池塘成鱼养殖
1、施基肥池塘注水后,每亩施有机畜禽粪肥250公斤培育水质,有机畜禽粪肥要经过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7天后放种。
2、放养密度采用高密度饲养。每备放罗非鱼鱼种800-1500尾,一次放足,同时,每亩放养4-5寸尾鲢鱼35尾,鳙鱼40尾,15克尾重斑鳢15尾。
3、饲养管理
(1)饲喂。全价配合硬颗粒饲料投喂,饲料蛋白含量不低于28%。硬颗粒配合饲料的加工质量标准:
a硬颗粒饲料含粉率小于3%。硬颗粒饲料颗粒直径为鱼体有效口径的20%,直径与长度的比例为1:1.5-2.0。
b饲料要求不变质、物理性状良好、营养成份稳定。
c饲料加工均匀度、饲料原料的粒度符合水产饲料加工的质量要求。
d硬颗粒饲料具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口性。罗非鱼喜食偏软的饲料。
(2)投喂量。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及水质状况定时、定量投喂。日投喂二次,上午8-9时,下午5-6时,投喂颗粒饲料,人工投饲应在池塘中设定点投饲,日投喂量按当日存圹量×日成长率(参考值1.2%)×饲料系数(取经验值1.7),次日投喂量按日上日的投喂量×1.012,依此类推。
(3)投喂方式。投饲机投喂比手工投喂可以节约6-8%的饲料,且鱼体摄食均匀、鱼体个体大小均匀。因此,推广饲料机投喂硬颗粒饲料。每口池塘配备至少1台投饲机。
4、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池塘养殖获得高产,实施健康养殖的技术关键之一。主要调节措施如下:
(1)水质保持活、爽、嫩。通过施肥、排注水控制、使用生石灰等措施调节水质使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
(2)PH值保持在7-80。水质调节可使用生石灰、有机肥、氯制剂等。使用生石灰控制池水的酸碱度,这对于茂名市的池塘多数偏酸性的情况下非常有效。每月每亩泼洒生石灰水溶液一次,每次一般每亩每米7.5-15公斤。
(3)溶解氧24小时在3毫克/升以上,16小时不低于5毫克/升。主要技术措施有:通过培肥水质,控制池水适宜肥度,利用生物增氧;经常注入新水补充池水溶氧;防止水质过肥、清除淤泥等以便减少耗氧因子对溶解氧的消耗。
(4)增氧机配备:按每亩0.3千瓦标准,配备叶轮式增氧机。一般情况下,每日开机二次,即中午12时至2时,清晨2至4时。
(5)防止出现“老水”和“转水”现象发生。主要采取以下办法:一是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增氧机增氧,防止水质恶化;二是泼洒生石灰,亩用量为25公斤,化浆泼酒,加注新水至原水位;老水调节可以使用硫酸铜先处理2-3天后再用生石灰进行调节的方法。
5、养成出池
(1)鱼个体长到尾重即可作商品鱼出池销售。(2)出售前一天停止投喂。(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