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挺摄
核心提示:
作为海南省创汇农产品当家花旦,罗非鱼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06年,海南罗非鱼出口达3.3万吨,货值近亿美元,成为海南省主要创汇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1/4。然而,出口市场太过单一,不断增多的贸易壁垒,都是海南省罗非鱼出口面临的问题。
2006年9月,海南省出台了《海南省罗非鱼产业化行动计划》,开始在全省实施“一条鱼工程”。然而,就在罗非鱼产业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国际市场却传来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去年下半年,由于部分加工企业不达标以及出口受阻,我国出口的罗非鱼价格大幅度下跌。
省商务厅在一份产业预警报告中提醒,海南冻罗非鱼片的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容易受市场因素影响的趋势,应引起重视。如果出口消费地需求有所变化,或者有关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罗非鱼出口将会遭受较大的影响。
需求旺盛
“这几年国际市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价格也不错。”在文昌潭牛镇罗非鱼养殖基地,不少养殖户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在国际市场旺盛需求的带动下,近年来罗非鱼订单不断,价格也比较理想,养殖罗非鱼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致富门路。
因味美价廉被称为“21世纪之鱼”的罗非鱼,据2006年11月世界水产养殖联盟(GAA)预测,2006-2008年世界罗非鱼需求量约400万吨,目前全球产量约200万吨,尚有200万吨缺口;世界主要进口市场为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需求量不断上涨,进口单价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据省商务厅世贸处介绍,在海南省罗非鱼的主要出口国美国,近几年进口成倍增长,在美国鼓励消费者要多吃罗非鱼的政策背景下,美国将长期保持主要进口市场地位。而欧盟市场随着鲑鱼等海捕捞鱼类供应量的下降,正在成为罗非鱼消费新兴市场,增长迹象已经出现。韩、日市场近年来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在全球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燃油价格居高、海上捕捞成本增加的大背景下,易于养殖和加工的罗非鱼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荐的主要鱼种,中国、拉丁美洲、东南亚、非洲等成为罗非鱼主产区。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和出口国,国家农业部更是将罗非鱼列为出口优势产品。
壁垒丛生
在国际市场强劲需求刺激下,我国罗非鱼产量从1995年的30万吨增加到去年的百万吨,目前已占世界罗非鱼总产量的四成以上。除国内消费外,主要销往美国市场,其次是欧盟。目前,海南罗非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去年出口达3.3万吨,已成为海南第一大出口创汇农产品。根据《海南省罗非鱼产业化行动计划》,海南将成为我国主要的罗非鱼出口基地,2010年全省罗非鱼总产量将达30万吨,比2005年翻一番,加工出口将达8万吨。
在罗非鱼产业一路高歌的大好形势下,省商务厅世贸处提醒,随着我国罗非鱼产能继续扩大,必然给进口国国内产业带来压力,引发其国内企业反弹。尤其是欧美等主要进口国,由于产业转移调整、初加工农产品竞争优势下降等原因,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采用贸易救济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发起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增大,要警惕重蹈对虾出口遭遇反倾销的覆辙。
据统计,2005年我国出口因技术性贸易措施损失达288.1亿美元,首当其冲的农产品和食品类占42%。近年来海南省极具特色和潜力的木家具、对虾等出口产品,就先后遭遇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致使出口一度受挫。而罗非鱼产业容易受到滥用渔药及工业污染等影响,更容易招致“绿色壁垒”,去年6月—8月份,我国罗非鱼价格大幅下跌的直接原因,就是部分加工企业不达标、出口受阻造成的。
品质说话
海南省生态良好,环境适宜,罗非鱼繁育和养殖已经成为我省独树一帜的品牌。业界人士认为,海南省应积极参加HACCP认证(是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和监控手段,将危害因素降到最小程度的认证体系),制订行业标准,从育种、养殖、收获等各环节广泛采用先进技术,真正保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而不是单纯应付国外的检查,要打响“海南牌”,更不能自砸招牌,切实提高罗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