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根据海珍品的特殊风味,利用低值水产品生产海珍品的仿制品等。我国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螺旋藻的深加工和粗制鱼油加工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就是成功的范例。
四、育苗及养殖环境改善及优化技术
确保海水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养殖环境的改善与保护。首先要从大生态系的角度防止海水养殖环境的污染与恶化,此外从养殖生态系本身的改善,构建良性的人工生态系统,实施高产、稳产。两个方面都需要借助生物技术手段,建立起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的生物工程系统。海洋环境的监测与改善需要若干高新技术,考虑到大环境的问题在别的主题已有考虑,本文仅就育苗与养殖的环境进行论述。
众所周知,育苗与养殖环境已成为制约海水养殖和造成病害的重要因素,当前国际上围绕着该问题正在开发若干新技术。首先是环境的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要动态地反应出育苗与养殖环境的变化,尽早地对不可承受状态提出预警,国外除采用各种传感器来测定环境的理化、生物因子外,还利用贻贝等生物作为指示器来预警预报。在治理上,针对赤潮生物、过多的重金属离子和过多的营养盐等进行控制,给育苗和养殖创造一个最佳的生存环境,大幅度提高了育苗成功率和养成产量。此外,育苗与养殖海水的封闭循环,是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与用水的重要举措,各国都在加紧开发。
21世纪,有人预言是海洋世纪,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环境中,海洋生物技术是大有作为的。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