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文昌市潭牛镇的万亩罗非鱼养殖基地看到,文昌阿可公司员工在位于升谷坡的养殖塘边收购罗非鱼,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该市各乡镇的农民掀起了挖鱼塘养殖罗非鱼热潮。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市养殖罗非鱼面积已达8万亩,几乎占全省的半壁江山,文昌已经崛起了全省最大罗非鱼养殖基地。
全省最大罗非鱼养殖基地
潭牛镇已经建成升谷坡万亩罗非鱼养殖基地,全镇养殖罗非鱼面积已达1.6万亩,成为文昌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
据了解,近年来,文昌市充分利用荒地多、淡水资源充足的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罗非鱼养殖业,把罗非鱼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养殖面积逐步扩大,产量大幅度增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势头。
去年该市罗非鱼养殖户数达997户,从业人员约5215人;新增罗非鱼养殖面积1.5万亩,罗非鱼养殖总面积达6.34万亩,产量达51363吨,产值35954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7%和66%。目前,该市的罗非鱼养殖主要分布在潭牛、抱罗、冯坡、锦山、翁田、昌洒、龙马、宝芳等地。
目前,该市的罗非鱼养殖面积已经达到8万亩,今年该市的养殖罗非鱼目标为12万亩。
一把手工程促“飞”罗非鱼
1985年,文昌全市罗非鱼养殖面积只有500多亩,亩产400斤,可以说是零星养殖,难成气候。谁也没有想到,20年后特别是近3年来,养殖面积从小到大达到8万多亩,养殖产量成倍增长达到亩产3000斤。目前,该市加工厂有2家,冷库、鱼料、养殖设施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可以说,文昌崛起了罗非鱼养殖产业。
是什么原因促使文昌罗非鱼养殖业快速发展?市委书记谢明中这样“解密”说,近年来,文昌市各级政府将罗非鱼养殖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级组织的一把手就是罗非鱼养殖工作的责任人,将此作为一把手经济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使罗非鱼养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亮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谢明中描绘了文昌发展罗非鱼产业的蓝图:今年比去年翻一番达到12万亩,5年内达到30万亩。3年内再建3个加工厂,使文昌全市加工厂达到5家规模。通过招商引资,阿根廷文昌阿可公司已经征地270亩,新建生产线、万吨冷库等,一期工程将带来就业岗位2500个。勤富公司也已经征地72亩,将建一家大型罗非鱼加工厂。
良好的发展态势还拉长了文昌罗非鱼产业链,目前的2家加工厂吃不饱。海南永利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能说,该厂年加工能力达5000多吨,但光从文昌进料吃不饱,必须从琼海入料20%,否则订单就做不完。
科技助“飞”罗非鱼
为了加快罗非鱼养殖业的发展,该市积极实施“科技兴鱼”战略,市科技管理部门在抓好养殖技术培训的同时,全面开展对罗非鱼的繁殖与养成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淘汰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劣种,引进、繁殖、推广了单雄性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优良品种,并从养殖试验中总结出一套成鱼养殖综合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从而促进了罗非鱼养殖业,由小面积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技术水平高的方向发展。
罗非鱼要养出“国际口味”
为防绿色壁垒,引进先进的质量标准是当务之急
罗非鱼是我国出口创汇重要的水产之一,为防遭遇国际绿色壁垒,有必要预先在水产养殖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上与国际接轨。
据介绍,在国际市场上,罗非鱼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洲、中东、日本。其中美国进口量达4万多吨,占上述国家和地区罗非鱼消费量的90%以上。2002年由中国进口的罗非鱼已经占美国市场总消费量约31%。
但国内罗非鱼加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出口产品单一,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等问题也不利于日后产业竞争。有专家提出,如今我国的罗非鱼出口价已是所有国家中价格最低的,如还不研究一个对策,反倾销的名单早晚会到来。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渔业产品认证分中心主任宋怿表示,农业部已将对虾、河蟹和罗非鱼这三大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水产定为实施养殖质量安全体系的品种。希望以点带面,促进行业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现在在国际上通行的是水产养殖HACCP体系。海南罗非鱼之所以能叩开国际市场大门,主要是海南水产品污染少,加工企业手里也有国际通行证———国际市场产品认证。琼山泉涌水产冷冻加工有限公司、海南泉溢食品有限公司、海南果蔬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等5家大型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