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预警”,立即殃及全国“一池鱼”。以山东为例,全省当时有5000万尾多宝鱼即将上市,养殖企业遭受重创。事实上,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经贸处处长傅日新介绍,上海“多宝鱼事件”发生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紧急组织了一次监督抽查,分两批抽取了32家企业的56个样品。经检测,禁用药氯霉素的合格率为94.6%,孔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合格率为92.9%。这意味着,山东的大部分多宝鱼是合格的。
然而这种“合格”,却淹没在消费者的一片恐慌之中,难以再稳定消费者的安全信心。中科院院士雷霁霖对此十分焦急,在他看来,陷入危机的不是一条鱼,而是一个产业,“十四年靠大家辛勤培植起来的多宝鱼产业面临崩溃的局面。”
在不少水产专家看来,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此前河鳗、大黄鱼、甲鱼等特种养殖业,也都因为残毒事件,在短短几年里经历了从“火热”至“严寒”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上海发生的“毛蚶”事件,就使全国的毛蚶养殖业陷入低谷,至今也没有再发展起来。也就是说,一条问题鱼很可能毁掉一个产业。
出现问题食品本属正常,但是一个问题食品几乎可以毁掉一个产业,这就不正常了。因为对某个食品产业来说,某地或者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并不代表这个产业所生产的食品都不能食用。现在之所以出现这种“一粒老鼠屎坏掉一锅粥”的情况,雷霁霖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水产品没有品牌化,消费者一旦得知某个水产品出现了问题,因为分不清真假,只能把拒买这类水产品作为惟一选择。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一名官员指出,我国除个别城市外,各地市场几乎没有准入制度,千家万户的鱼都有。究竟产地在哪里只能由卖主口头说了算。送到市场的一车鱼,来自不同产地不同鱼塘,分不出来源,所以要精确追出源头是很困难的,更别提品牌化营销和管理了。
品牌经营能否冲破困局
能否寻找到一种模式,让政府监管和消费者识别都能够省心省力?“五一”前夕,大连市政府一干人马带着9家水产企业负责人来到北京,与北京市政府探讨市场准入与海产品绿色通道的建立。按照两地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两地政府将共同对大连海产品企业进行监管。
北京市场向大连市优质水产品敞开,有条件的市场、超市设立大连市水产品专营区,同时加大对假冒大连名优水产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名优水产品的品牌。
大连市加强对本地水产品安全生产体系的建设,把好源头,控制质量,加强水产品养殖环境的保护与监测,保证养殖投入品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包装,对进入北京市场的水产品实行目录登记备案、批次送检及进京水产品的市场资格准入,出具检测报告并在销地备案,把水产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双方还约定,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食品安全及水产品供应、监管等相关信息交流,针对市场上的变化进行及时沟通,加强产销区域合作。
随这次大连市政府工作组来京的獐子岛渔业董事长吴厚刚告诉本刊记者,政府间的食品安全合作框架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环境,但要想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要让消费者知道,他所选择的海鲜等水产品是什么品牌的,通过品牌建立起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獐子岛渔业号称国内“最资深”的海产企业,其独有的深海“放养”技术,让其产品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然而长期以来,这家企业的产品和别的海产品一样,无法实现差异化销售。
按照企业负责人的说法,启动海鲜品牌营销之路,将在两个方面取得突破。首先是由多个部门对食品安全负责转变为一家企业对食品安全负责,从而可以建立起政府监管企业、企业负责食品安全的全新模式。道理很简单,企业的品牌出了问题,受损失最大的是企业本身,这个高违法成本让企业对食品安全流程“高度紧张”。其次是可以建立起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獐子岛渔业在其生产的每一只鲍鱼、海参和扇贝上都印有公司的商标,都有检测报告和身份证,消费者可以轻易实现对产地和企业的追溯。
吴厚刚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言论一出,立即遭到产业界的“围攻”。北京一些水产品经销大户告诉《望》新闻周刊,獐子岛渔业搞品牌经营,首先打破的是整个水产营销圈的“潜规则”,有可能结束水产品经营的暴利时代,而受损的首先是处于产业链重要位置的北京市的数千家水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