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安全的监管难度要远大于其他农副产品,品牌经营也许会找到一条破局之路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把营养性需求作为食品消费的第一需要,我国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已经超过禽蛋,仅次于猪肉,处于副食品消费的核心地位。但当我们吃得起海鲜等水产品的时候,安全问题却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
2006年“中国餐桌十大危机事件”中,涉及水产品的就有四件:包括北京市确诊70例因食用福寿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出口阳澄湖大闸蟹检出致癌物质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上海市抽检冰鲜或鲜活多宝鱼,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渔药残留;香港发现抽检桂花鱼中含有可致癌的孔雀石绿等。
一系列的水产品安全事件,不断敲打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引发人们对水产品安全的关注和思考。接受采访的食品专家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由于水产品的特殊性,其食用安全远比其他农副产品更难监管。
六个部门难管一条“鱼”
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副秘书长吴湘生认为,不仅是水产品的鲜活性增加了管理难度,更重要的是随着水产养殖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违法活动越来越隐蔽,产业分工可能带来越来越多的污染环节和污染源,水产品污染的形势越来越严重;而大宗水产品的国家标准长期缺席,监管部门职责分割各管一段。这些原因都使得水产品这条“鱼”越来越难管。
市场的巨大需求导致近年来我国水产行业一哄而上,尤其在单一品种上的过热竞争,导致恶性循环。养殖的人越多,相对利润就越少,养殖户为了多挣钱只能超水体负荷养殖。
农业部首席专家王武在调查了多宝鱼事件真相后说,一些不正规的个体养殖户,在5米长、6米宽、水深30多厘米的鱼池里硬挤了2000条多宝鱼,密密麻麻地潜伏在水底。养殖户为省钱,甚至根本不给鱼换水,更谈不上净化和自滤等,为了防止死鱼,只好给鱼吃药。
我国《渔业法》规定,陆地工厂化养殖可以不办证。事实上,国内大部分小养殖场货源杂,不规范。有的小养殖场随便搭个棚子,垒几个池子,就能育鱼苗。人住在池子边上临时搭的小棚里。人和鱼在一起,很不卫生。鱼有病以后乱投药,不管是不是违禁药,更不管药物残留是否超标。
“目前市场上生产饵料的厂家,有90%是不合格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宝鱼之父雷霁霖说,“不合格的饵料往往本来就含有违禁的添加剂,不好的饲料加上不好的环境,鱼很容易生病,这又导致了养殖户经常用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用化学药水泡鱼等“先进高明”的“制毒”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在分工进一步细化后,导致水产品被污染的几率剧增,一条鱼吃的饲料可能含激素、运输过程可能被孔雀石绿浸泡、制成鱼罐头又可能添加防腐剂。
专家指出,近年来问题食品越来越隐蔽,也越来越难以查处。污染源头越来越靠近上游,往往与原料、辅料甚至辅料的原料直接相关。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主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一名负责人坦言,样品检测所需的人力和资金成本都很高,按现有条件,大量监测并不可行。一般的检测只能查验甲醛、菌落总数等个别指标,估计还有大量产品从未被纳入检测范围。此外,类似于大闸蟹等大宗水产品的国家标准长期缺席,导致品质监管没有技术标准可依。
包括渔业、质监、食监、卫生防疫、检验检疫和工商,六个部门共管一条“鱼”,而部门分割“各管一段”的监管体制,导致谁都没有管好。例如,渔业部门只负责生产环节的管理,可是水产品在运输、销售环节中,都有可能为了保鲜加入药物,渔业部门就不管了。
一条问题鱼毁掉一个产业
多宝鱼事件后,有关部门相继发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