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霁霖,1935年5月生于福建宁化县,畲族。1958年从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胚胎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现任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和博导等职,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水鱼类养殖专家。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鱼痴”语录
■“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鱼被‘煮’得死了,当时几乎崩溃了,我一头栽倒在地上,周围的人打120叫来救护车,抢救了一天多,我才醒过来。”
■“我的确偏爱鱼,它们体态优美,五彩缤纷,就像蝴蝶一样游来游去,海参是好东西,但我看上去就是不喜欢,我看着鱼才有活力和兴趣,虽然我不能和它说话,但它的一举一动我都感兴趣。”
■“我这辈子最高兴的时候,就是看见一颗受精卵变成一条鱼苗,一个月后,又长成一条小鱼,就像一个两三岁的小宝宝,虽然什么也不懂,但咿呀学语,活蹦乱跳,那种姿态真是让人百看不厌。”
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05年新增选的50位院士,其中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雷霁霖教授,一位与鱼打了47年交道的著名海水鱼类养殖专家。
鱼,鱼,鱼,在青岛雷教授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的每个摆设都是鱼造型,听到的每个话题也是鱼,这位老教授把近半个世纪的岁月和热情都给了鱼,从他充满激情的谈话里,记者感觉这次当选院士的仿佛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鱼。
福建农村娃赤脚来山东
1954年,福建宁化县一个19岁的畲族少年雷霁霖收到了遥远的山东大学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他已被山东大学生物系动物胚胎学专业录取,这个消息让雷霁霖既兴奋又发愁———兴奋的是自己追求已久的目标终于实现了,自从得知当时山东大学副校长是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后,考上山大就成为他最渴望也最坚定的目标;发愁的是,从小生长在山村的他根本不知道汽车、火车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才能到达遥远的山东。
雷霁霖说,当年他就是挑着自己的衣服铺盖,光着脚板走了几天几夜,才见到一个城市,然后不知所措地坐上火车,来到当时还在青岛的山东大学。
雷霁霖非常幸运地师从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叶毓芬等教授,学习海洋动物胚胎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几位老师严谨的科学态度深深影响了年轻的雷霁霖,也唤起了他对海洋动物的浓厚兴趣。
1958年,雷霁霖从山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能和自己喜欢的海洋鱼类打交道,雷霁霖感觉很满足,从此他就一头扎在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鱼里,47年没工夫探出头来。
十几年心血倾注大菱鲆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雷霁霖研究过22种经济鱼类,其中有8种达到产业化,但这些鱼类里让他最耗心血、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用近20年时间从欧洲成功引进了“大菱鲆”。
雷霁霖最早关注大菱鲆是在1980年,那时他已在青岛呆了26年,深刻体会到我国北方沿海因为冬春季水温低,许多肉食性、温水性和暖水性鱼类都无法养殖。而产于欧洲相同纬度的大菱鲆则可以克服这个缺点,它不仅肉质鲜美,性格温顺,而且能在低温海水中生长,被誉为欧洲的“海中雉鸡”。
但大菱鲆是欧洲人花几十年时间才驯化出来的优良养殖品种,它的养殖育种技术都属于国家保密专利技术,买这项专利最少需要60万美元。
雷霁霖决定自己研究养殖大菱鲆的技术,经过十几年的反复研究,1992年,雷霁霖终于大着胆子从英国引进了200尾大菱鲆鱼苗。
但养鱼和研究跟本不是一回事,很快,科学跟雷霁霖开了个大玩笑。由于大菱鲆适合在10至20摄氏度的水温里生长,为了控制水温,雷霁霖就通过烧锅炉给养鱼池加温。1994年,雷霁霖好不容易把当初的200尾鱼苗养成了12万尾,结果由于锅炉工的一次失误,把水温加热到30多摄氏度,12万尾浸透他心血的鱼苗眼睁睁地被“煮”死。
那次挫折几乎要了他的命。
但打击并没有就此停止,在以后的多次实验中,雷霁霖仍然经常遭遇失败,有三次他都晕倒在鱼池旁边。
一直奋斗到1999年7月,雷霁霖最终攻克了养殖大菱鲆最难的控制水温和人工繁殖问题,他的“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养殖模式试验成功。
一项新技术富了千万家
雷霁霖花将近20年时间养活了大菱鲆,可他的技术并没有很快得到社会的认可,反而是大批大菱鲆鱼苗养在实验基地里无人问津。雷霁霖急得不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