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滑舌鳎俗称“龙脷”,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具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资料介绍的适温范围是3.5-32℃,最适水温14-24℃,适盐范围14‰-33‰。本报曾报道过中山粤冠水产公司陈文辉在咸淡水条件,利用土塘养殖龙脷成功的事例,引起了不少养殖户的兴趣,纷纷来电咨询细节。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采访。
主人公陈文辉从事水产养殖多年,早在1997年就在中山、珠海等地进行白对虾育苗和销售,具有丰富的水产养殖技术和市场经验。后来,由于虾苗市场的低迷以及不规范,逐渐开始养殖其他一些水产品种,包括甲鱼。2005年10月份,经朋友介绍,他到山东引进了2000尾大菱鲆(多宝鱼)回中山横栏试养,临走前对方免费送给他200尾龙脷的小苗。养到11月份,由于气温一下子高起来,水温升到26℃,大菱鲆全部死掉了。然而,出乎陈文辉意料的是,对方赠送的200尾不起眼的龙脷却活了下来。于是他就试着将养殖池水逐步淡化,并放到中山坦洲养殖场的虾塘来混养,希望利用冬棚养虾看能否顺带养大这些龙脷。奇迹就这样发生了,经过3个月的冬棚养殖,他的龙脷平均已经长到5-6两,在后期的跟进养殖管理过程中,又陆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也使得在咸淡水条件、利用土塘养殖龙脷商品鱼在中山成为现实。
我们不用过分追究其间的细节,也姑且不管龙脷这条鱼是否值得推广养殖,就现在掌握的一些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广东淡化养殖龙脷是否可行?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商榷。
技术条件是否具备:在整个龙脷的养殖过程中,淡化技术尤其重要。据陈文辉介绍,龙脷苗种培育的水体盐度一般大于20‰,需要在1个多月的时间在水泥池中将其淡化到3‰。而在养殖技术成熟的山东,龙脷最低的养殖水体盐度都大于8‰,可想而知苗种淡化期间的管理难度有多大。同时,5厘米的苗种在此期间会生长到20厘米左右,饲料的选择和投喂也颇为考究。
“苗种前期都是投喂从日本进口的“日清”鱼料,9.5万元一吨,后期及商品鱼养殖过程中可以自配7000-8000元/吨的饲料。龙脷喜欢晚上摄食,投喂需注意光照的影响。”陈文辉如此说道。
淡化后20厘米的龙脷放到土塘养殖,其间的管理也不容易。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突破龙脷人工育苗技术的企业,其销售部经理毛东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龙脷养殖过程中投饵很麻烦,它不会像水泥池养殖的大菱鲆那样聚集在水面摄食,必须分散投喂,难于保证在大塘中都能够均匀吃到饲料。而且商品鱼的起捕率也很低,要么用地笼网,但抓不完;要么排干水抓鱼,但龙脷趴在泥沙中不易发现,误伤很多。
资金实力是否足够:现阶段龙脷养殖的成本中,苗种成本占大头。山东培育的龙脷苗种一般在5-7厘米,有的企业为了保证养殖成活率,只提供7厘米以上的鱼苗,当地价格为12元/尾,但存在淡化风险。运到广东成本增加2元/尾,约为14-15元/尾,淡化后除掉存活率,成本达到20-25元/尾。以一口10亩的土塘投放5000尾鱼苗来算,苗种投入超过10万元。
如果加上商品鱼养殖过程中的诸多不可预测因素,陈文辉认为,他在广东养殖一斤龙脷商品鱼的成本不低于60元,而在主产地山东利用水泥池养殖只需要30-35元。当然,对于投喂不同的饵料成本上会有一些误差,山东龙脷养殖的饵料分为三大类:鲜活贝虾、加工的软颗粒饲料以及高档的沉性饲料,而陈文辉只是用后者。
市场风险能否把握:龙脷在广东的确存在不小的市场,现时1斤规格商品鱼的塘头价高达200元/斤仍供不应求。而在主产地山东,虽然养殖基础较好,1斤规格商品鱼的价格也达到150-160元。但随着养殖的推广,养殖量的增加,未来市场的预期难于预测,与之相近的大菱鲆这几年的市场变化多少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据黄沙水产品批发市场的郭华威介绍,自1999年5月山东养殖的第一批大菱鲆进入广州起,经过7年的努力,大菱鲆已日渐被消费者认识并乐于接受。销量从每日不到50公斤到现时每日超过10吨,旺季时更达每日20多吨。但随着养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技术成熟,价格则由当时的200-288元/斤降到160元/斤,并长时间在这个价位上徘徊,直到近一、两年价格掉到28元/斤。大菱鲆从高价、少量到现在的低价、量多的这种变化,客观印证了市场规律的存在,养殖户在选择新品种时需要看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