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日热论的“福寿螺之祸”,昨日广州有医学专家指出,实际上“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最早病例也并非出在广州。
记者走访多方调查发现,“福寿螺之祸”还不止于食品卫生——北方人大快朵颐的福寿螺早被广东人冷落,但被养殖户随意抛弃野外后却传播甚广,并成为“水稻杀手”。在广东及周边省份的部分地区,不少水田里刚插的秧苗都被福寿螺吃光了。
专家指出,细察20多年来福寿螺被引进广东、辐射周边乃至“北上”祸害的整部“发家史”,折射的是不经严密评估轻率引入外来物种之痛。
本地调查:早被冷落
昨日,记者到广州黄沙水产市场实地探查,出人意料的是,在偌大的市场里,只艰难寻觅到一家铺子在卖福寿螺。
在黄沙水产市场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记者发现了这家卖新鲜福寿螺的店铺。店员告诉记者:“肉质呈黑色的福寿螺价格是两元多一斤,这些螺是野生的,都是在附近海域打捞的,煮熟后,肉质很硬,口感不好,很少有人来买。”店员介绍道:“另外一种肉质呈白色的螺,口感要好得多,这些螺主要从上海和江苏运输过来,12元一斤,不过买的人也不多。”
店员说,其实广州人一直都不太喜欢吃福寿螺,并不是因为最近“福寿螺事件”的影响才“冷场”。记者发现,与相隔一个车道的鱼类市场相比,螺类市场冷清得多,确实是“冰火两重天”。
在离黄沙水产市场不远的清平水产市场,新鲜福寿螺则近乎绝迹。仅仅几家水产店有冷冻的福寿螺,这批货也是从外地运回来的。在水产市场不远处的一家海鲜酒楼,服务员听说记者要点福寿螺,面露难色。她歉意地解释,说由于很少有顾客到这里吃这道菜,从酒楼开张以来也就只做过几次,所以没有准备。如果顾客执意要吃的话,他们只能现在去市场上买。
另外,记者从广州市各大茶楼打听到,几乎没有茶楼做这道菜。有店主反映:“这道菜很难做,而且又不受大家的欢迎。开始还做,后来时间长了,就慢慢地淘汰掉了,太不划算了。”广州的福寿螺市场一直在遭遇“寒冬”。
惊人危害
狂噬禾苗 堵塞水管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福寿螺在广东食品市场遭受的“冷遇”,却暗中直接促成了另一个巨大危害。近日,记者调查发现,福寿螺的祸害,在农田远甚于餐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邢福武教授告诉记者,除了狂噬禾苗外,福寿螺还会大量爬进水田的供水和排水管道产卵,成虫也会大量蛰伏其中,造成严重的管道堵塞,从而严重危害农作物种植。
插秧几天秧苗就被吃光
“广州这几年农田在减少,受害作物不算多,但是在早年,福寿螺的危害是极为恐怖的。”邢福武表示,他在广州的天河、白云、从化等地的农田里都看到过螺害,一片片的红卵密密麻麻聚集在稻秆之上,十分可怕。
广州不多,广东多个地区却频频告急。记者了解到,近日借助台风和暴雨的袭击,福寿螺被大量冲进水田,广东肇庆、高明等地农村“螺灾”酷烈。在高明更合镇平塘村的路边田里,禾苗疏疏落落,每根禾苗的根上都附着一只灰黑色的螺,螺缓缓蠕动,禾苗也跟着慢慢晃动,一会儿就倒在水里。肇庆市睦岗镇大龙村一村民家有七分稻田,插秧前因杀螺药放得不足,插秧后没几天,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了个精光。
受害水域不少于10万公顷
当地农民反映,早在10年前就在稻田里发现了福寿螺,专吃幼嫩的农作物和田边的青草。要完全杀死福寿螺,一亩地至少要用半公斤左右的“五氯酚钠”或一整包“百螺敌”,但是如果这样,禾苗也会受到污染,因此他们只敢施用完全剂量的60%,可这样又不能完全杀死所有的螺。福寿螺繁殖力很强,几天就又恢复了数量。
广东周边的省份螺害更是严重。近日广西成了福寿螺肆虐的“重灾区”,经过近10天的捕杀,受灾局面才得到控制。据统计,我国南方各省市目前受福寿螺危害的水域不少于10万公顷。
“祸水”溯源
源自南美引进广州后“爬”向全国
考究福寿螺的“发家史”,它们是从广东“爬”出去的。
邢福武教授表示,原生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福寿螺最早被引入亚洲是在东南亚,日本人则喜欢把其做成罐头食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它被引入台湾;再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它作为一种高蛋白食品被推介到广东,其中最早引入的是广州,并立即开展了专门的养殖推广;随后又陆续被引入到其他省份。
然而,这种淡水水产被引入广东后的发展状况却有违引进的初衷——本地人并不青睐其口味,在上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