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新林乡胡卜村村边的沟坑里惊现大量福寿螺,据村民反映,这些福寿螺是近两年时间内由来往挖沙的船带过来的。
首先发现福寿螺的是该村村民,他们在村边的沟坑里发现类似福寿螺的东西,刚开始时不能确定,后联系有关部门,经过水产专家仔细查看,发现这些有许多鲜红的卵块和外观与田螺差不多的螺蛳确实就是福寿螺,就是这种原产于南美的大型水生螺类。
该村村民反映,在此之前没有出现过福寿螺,这些福寿螺是两年左右时间经挖沙的船带过来的,大的有拳头一样大。繁殖能力很强快。在水田里也有很多,希望能有办法将这些福寿螺灭掉。据了解,福寿螺繁殖速度相当快,一只雌螺经一年两代可繁殖幼螺三十余万只,而且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浙江省新昌县水电局张玉明站长介绍,福寿螺主要危害是破坏农作物,爬上稻田的话稻都要被吃光,应严格控制、扑灭;张站长指出三条灭福寿螺的措施:其一人工捡掉;其二放鸭,让鸭吃掉;其三化学处理,但该方法对环境的污染比较大,代价也高,最好是前两个方法。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国家都将福寿螺列为具有危害性的外来物种之一,福寿螺以植物为主食,主要危害水稻、蔬菜、慈菇、紫云英和甘薯等作物;吃未煮熟的福寿螺,极易染上食源性广州管园线虫病,北京曾出现过“福寿螺事件”。此外,浙江省嵊州市、丽水等地也出现过类似“斑驳陆离”的福寿螺。
(信息来源:中新浙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