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渔港等一大批中小型海鲜酒楼消失,金龙渔港也在一片混战中降起价来。
海鲜酒楼海鲜售价变化(均价 单位:元/500克)
虾 蟹 桂鱼 龙虾
1996年 188 188 88 388
1997年 138 138 68 268
1998年 68 68 68 268
1999年 38 38 56 68
2000年 28 38 48 68
2001年 18 18 38 56
2002年 18 18 18 48
2003年至今 18 28 28 68
猜想四竞争之变
七成亏损餐饮老板集体叫苦
金龙渔港总店停业惊动成都餐饮界,昨日,多位餐饮老板打进本报热线诉苦,“餐饮业不好做,老店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市场虽火爆
竞争太激烈
“金龙渔港总店是转型停业,是因为这个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在郫县做餐饮的高先生昨天表示,从金龙渔港总店的停业看到了他自己经营的门店的将来。
高先生昨天获知金龙渔港总店停业的消息后满是担忧,有人说高先生的店可以说是郫县的“金龙渔港”。据高先生介绍,他经营的这家餐饮店也有了10年历史,而且也曾经生意非常火爆,但现在生意大不如前,“和金龙渔港总店走过的路几乎一模一样”。
“最大原因肯定是市场竞争”,高先生认为,餐饮业市场看起来火爆,后来者越来越多,结果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老店面临巨大的压力。”
管理有问题
老店要反思
“金龙渔港总店还可以,现在突然停业,除了市场竞争以外,估计是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一直关注成都餐饮业发展的李女士为金龙渔港总店停业惋惜的同时这样分析。
李女士表示,金龙渔港总店已经是品牌老店,而和金龙渔港合作的店已经经营得比较好,为什么金龙渔港总店的经营会不如以前呢?李女士分析,老店在管理和创新上明显不如新店,“这要行业老店管理者反思!”
有读者打进热线分析,成都餐饮一直比较火,投资的门槛不高,只要投点小钱,找几个人就能拉个班子,搭个台子,开始做餐饮。按照现在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成都餐饮逃不出“亏损宿命”。
看起来人来人往
实际上利润越来越少
昨天打进热线的李先生刚刚将自己的门店转掉,“做餐饮赚钱不容易”,李先生概括自己的川菜馆是,“看起来人来人往,实际上利润少之又少!”
李先生坦言竞争面临的压力大,而且从去年到现在,做餐饮的成本大幅提高。
“如果说去年炒一盘回锅肉的成本是3元,现在成本至少增加了1元了。”李先生告诉记者,成都的餐馆一家接一家,成本高了,价格却不敢涨,“做生意谁都不想亏钱,形势不对,就立即撤退。”
有数据显示,成都地区餐饮业平均毛利润在55%左右,除去人工、房租、水电、燃料、税赋等成本,纯利润不到10%。餐饮业的现状:70%的企业亏损、20%的企业保本、10%的企业盈利。
猜想五市场之变
毛利5%卖得多赚得少
据记者了解,目前进入成都人胃口的海鲜大都出自青石桥水产市场,而这里曾有水产老板是金龙渔港总店的供货商。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青石桥的水产市场。对于金龙渔港总店停业的消息,一些水产老板“不敢相信”。但谈及目前成都的海鲜市场,水产老板们又认为金龙渔港总店“转型停业”很正常,他们说:“海鲜市场看起来热闹,但卖得多,赚钱少!”
薛先生的铺面位于水产市场临街的位置,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朋友的铺面里聊水产的价格,“生意不好做!”
薛先生说,“前几年做海鲜有百分之几十的毛利,现在差远了。”谈到现在的利润,薛先生扬起右手,摊开五指,“5%,这是毛利。”薛先生的水产现在主要销往四川的二级城市,“利润稍微高点。”
在薛先生的指点下,记者找到在成都做海鲜生意时间更长的魏老板,魏老板现在专门做大闸蟹,“零售在批发的基础上加价1~2元”,魏老板计算的利润率仅为2%,另外几位水产老板也给出了类似的数据。
“现在买海鲜的人更多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