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阶段不宜采用肥水下塘的粗养法。条件适宜,15d左右就能培育到3.3cm长。然后换池拉 疏培育到5cm左右,再下大塘进行成鱼养殖。
(4)注意事项
放苗前应先试水,即在放苗前打一桶底层水,放入几尾长吻鮠 鱼苗,观察2h左右(有时需半天),若无异常方可放苗入池。
注意鱼苗运输所带之水应与池水水温一致,温差不能超过2℃。
鱼苗下池前应用3%的食盐水浸洗消毒。
尽可能傍晚时分放苗,第二天上午加盖遮阴,可避免鱼苗患气泡病。
放苗前应喂饱,做到饱食下池。
放苗操作时应小心轻放,双脚滑行,避免踩死鱼苗。
2.鱼种培育
(1)转食驯化
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活饵料,5cm后需转食配合饲料或冰鲜鱼。
转食驯化宜在水泥池中进行,转食之后则宜在1亩(1/15公顷)以上的土池中进行。
转食驯化池中5cm规格的鱼苗密度约100尾/。放入1~2d后就可投喂转食用的人工配合饲料 ,先采取跟踪投喂方法,再逐步过渡到定点投喂,最好设饵料台。
(2)转食饲料
可用鱼粉、面粉加诱食剂配制而成,粗蛋白含量应达55%左右。诱食剂也可用绞烂的杂鱼肉 糜、蚯蚓或鸡蛋等。用量是每500g干饲料加诱食剂100g~150g。用鳗料转食效果也很好,也 可用绞碎的冰鲜与鳗料混合投喂。日投饵4次左右,投饵量为鱼种重的15%。约经8d的转食驯 养,可逐日降低诱食剂的用量,再经3d可投不加诱食剂的饲料。
(3)饲养管理
饲料应适口新鲜,不能霉变。傍晚可投多些(长吻鮠 喜夜食),每隔一个月用土霉素或氯霉素 混入饲料喂鱼,预防肠炎和出血病。
注意水质,勤排污,饲料台要经常晒。每个月要用生石灰泼洒一次(30ppm)。
长吻鮠喜底层活动,如发现水中层有大量鱼群,且 头朝上、嘴巴不停地张合着,即是暗浮头,应立即采取增氧等措施。
三、成鱼养殖
目前最成功的养殖方式是微流水池塘单养。
1.鱼塘条件
1~5亩、水深1.3~2.0m、泥底较理想。进排水方便、水质好,配备增氧机或有微流水。
2.鱼种放养
密度:5cm鱼苗每亩放2500尾,或每亩放尾重约45g鱼种1100尾,或尾重250~400g的二龄鱼 种400~500尾,另搭配200g的鲢50~100尾、鳙25~50尾,肉食性鱼。
3.饲料投喂
可用配合饲料、冰鲜鱼或两者混合使用,蛋白质要求40%~42%,能量蛋白比为103左右,氨 基酸指数在36.3~40.8之间,也可用鳗料,只是价格较贵。
4.饲养管理
长吻鮠幼鱼摄食与生长最适温度为25℃,适宜温度区为20~30℃,起始温度为15℃。水温10 ℃时基本不摄食,水温高于30℃饲料转换率明显下降。有鉴于此,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饲料 的投喂量,保持好的水质。长吻鮠的耗氧率几乎比 家鱼高一倍,特别不耐低氧,一旦发现鱼 体变色、眼珠无光的个体,通常很难救活。日投饲量约为鱼体重的1.5%~3%,根据池塘大 小设置鱼台数量,通常一亩左右的鱼塘设6个饵料台。成鱼阶段的病害主要是肠炎病和锚头蚤等寄生虫病。
四、病害防治
1.出血病
病因:初步研究系细菌引起。
病征:鳍基和鱼腹发红充血,部分病鱼在水中不停地旋转或狂窜,不久即死亡。
预防方法:目前没什么特效方法治疗。可用下述方法预防。一是每隔15d用40ppm的生石灰水 全池泼洒;二是调控水温,使水温低于30℃;三是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泼洒,同时用氯霉素混合饲料喂鱼。
2.小瓜虫病
病因:多子小瓜虫寄生在鳃、鳍及体表。
发病季节:初冬、春末。
病征:体表、鳍条或鳃部有许多肉眼可见的白色小点状囊泡,故又称“白点病”。病情严重 时,体表像盖着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缓,漂浮水面。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用福尔马林或2ppm~5ppm亚甲基蓝和0.1ppm硝酸亚汞全池泼洒消毒,并用0.7ppm硝酸亚汞浸泡病鱼18~20min,隔天再泡一次,转池饲养,效果显著,
注意:长吻鮠对硝酸亚汞极为敏感,故浸泡时间要准确。此病不能用硫酸铜或食盐治疗。
3.烂鳃病
病因:柱状曲绕杆菌。一般由水质老化、底层水发臭、池底淤泥太多等原因引起。
发病季节:4~10月。
病征: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不吃食,鳃丝腐烂,带泥,多黄色黏液。死鱼的鳃盖和嘴巴都张开,鳃丝发白,末端软骨外露。
防治方法:此病对鱼种、成鱼亲鱼的危害较大。一是改善环境清除池底淤泥,多用生石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