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影响鱼虾类对饲料添加锌的吸收,Comes和Kawshiks(1994)研究认为,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影响虹鳟对锌的吸收利用,其组织和血浆中锌含量是一致的,生长差异源于蛋白质的摄食量不同。中川久机(1996)研究认为,鳃鱼血液中的5—氨基嘌呤脱氢酶活性随血液中铅浓度升高而相应下降,两者之间有极高的负相关(r=—0.93)。
3鱼虾类微量元素研究探讨
研究鱼虾类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不仅要考虑鱼虾的种类,还要考虑各种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水体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及鱼从水环境中吸收微量元素的能力等因素。由于水体中存在微量元素比差别很大,不仅是淡水与海水两者所含微量元素的种类与浓度差别很大,即使是淡水,软水与硬水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很难确定鱼类对微量元素的最低需要量以及对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利用率,目前鱼虾类营养研究中,主要是采用试验动物的增重率、存活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为指标,来评价其对某种营养物质需要与否及其需要量,由于鱼虾类的特殊性及对吃剩的铒料难以准确地测定,因而很难得出可靠的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且这种评价方法需要相当长的试养时间,如采用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细胞学等评价指标进行矿物质营养评定,可缩短饲养时间并提高准确性。刘发义等(1990)在研究中国对虾对微量元素营养需要量时,使用了一些相关的金属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羧肽酶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作为判断试验结果的指标之一,证明是有益的,尤其是各组增重和存活差异不显着的情况下更有价值。
目前我国在鱼虾类微量元素营养的研究方面进展缓慢,随着现代动物医学、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和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鱼虾类微量元素营养的研究也会更加深入。今后研究应侧重于:1)微量元素与鱼虾类正常生长、生殖和免疫等的关系及作用机理;2)微量元素在鱼虾类体内的吸收、运输、积累和排泄;3)微量元素间及微量元素与其他营养索之间的互作关系;4)微量元素在鱼虾体内作用的有效形式;5)鱼虾类微量元素的需要量
上一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