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模式
养殖模式的选择可根据自身条件决定。具体模式有:
⒈采用锅炉加温,提早(约40天)放苗进行中间培育,再入大池进行成虾养殖。
⒉采用塑料大棚,提早(约20天)放苗进行中间培育,再进入大池养成。
⒊直放养殖,虾苗不经大棚中间培育,直接放入大池养殖。
二、养殖方法
一般选择轮捕养殖方法,就是一次放足虾苗,多次捕捞,捕大留小,分批上市。亩放苗量视池塘条件、养殖水平、投放水准等确定,一般5—6万尾。
虾苗经过一段时间的中间培育,在外界水温达到22度以上就可出池,一般在5月下旬就可进入大池养殖。
⒈养成池的要求 养成池的面积一般在20亩以内,太大不便于管理,产量也难提高。水深达到1.5—2米。池型以长方形为好。
⒉高产池要配备增氧机 一般每亩配备0.3—0.5个千瓦。
⒊清塘消毒 方法与大棚池相同。也可采用生物清塘方法,所谓生物清塘就是使用生物清塘剂(主要是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等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形成有益的微生物种群,达到彻底分解池塘有机污染物、抑制或清除有害菌,维护虾池水质环境的生态平衡)。方法是:一般在放苗前20天左右,虾池进水20—30公分,每亩用沸石粉30—40公斤或生石灰80—100公斤,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0.5公斤/亩消毒,消毒2—3天后,排干消毒池水,再冲洗池塘1—2次,然后进水50—60公分 ,泼洒生物清塘剂。肥水,采用生物有机肥肥水法,在放苗前7—10天,水温稳定在20度以上时,选择晴天上午9时以后,使用高效肥水素或生物肥水宝各1—2公斤/亩,全池泼洒。
⒋进水、肥水 大池进水也要用60目筛网过滤,肥水用有机肥肥水较好,肥效持久。一般用充分发酵的鸡粪,亩用量150—200公斤。
⒌放苗 放苗前,大池水加到70公分左右。
⒍养成管理:
⑴饵料选择与投喂 饵料质量好坏关系到虾的生长速度,成活率、抗病能力和水质。配合料应选择优质、高营养和稳定性好的。投喂方法:确定合理的投喂量是养殖的关键之一。料不足影响生长、成活率和抗病力,过多增加成本,污染底质和水质,并导致发病。因此投饵量应根据对虾大小、水温、水质和天气状况等确定和调整。具体方法:
放苗前半月内:如果水质培养好,天然饵料丰富,可少投或不投。一般可按虾苗体重的7—10%投喂,每天2次,上午7—8时,下午5—6时。中期(体长3—10公分)按6—8%投喂,每天3—4次。后期(10公分以后)按4—5%投喂,每天确保四次。投喂沿池塘四周浅水区均匀投放,下午占整个料量的70%左右。投喂时不开增氧机。
投饵技巧:坚持勤投少喂。傍晚后、夜间和清晨前多喂,白天烈日条件下少喂;水温低于20度或高于34度时少喂;风和日丽时多喂,大风、暴雨少喂或不喂;对虾大量脱壳当日少喂,脱壳一天后多喂;池内竞争生物多时适当多喂;水质良好时多喂,变劣时少喂;池内饵料生物充足时少喂,总体投饵量应根据吃食、天气、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喂后在1.5小时内吃完为度。投喂前半小时,投喂后1—2小时最好不要开增氧机;
⑵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好坏是关键因素之一。整个养殖期间的水质指标:溶氧5mg/l以上,底部溶氧3mg/l以上,PH值7.5—8.8,透明度25—40公分,水色呈绿色、黄绿色或淡褐色。
①放苗后一个月内以加水为主,少量添加水而不大量换水。一般前期每2—3天加水5—10公分,直至水深在1。5米以上。
②中后期以换水为主,每次换水控制在总水体的15—20%,不可大排大灌,防虾产生应激反应。换水后及时用0.1—0.2ppm消毒剂进行池水消毒。
⑶日常管理:
①增氧机使用:前期晴天下午开2—3小时,中后期从傍晚至第二天清晨开机10小时左右。一般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续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中后期高产塘口要连续开。
②底质改良:定期使用沸石粉,每亩40公斤左右,一般20天左右使用一次。同时使用生物制剂以此控制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③巡塘:每天早晚夜要多次巡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