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杂色蛤属瓣鳃纲、真瓣鳃目、帘蛤科,俗称蛤仔、花蛤、砂蚬子、蚬子。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100克鲜肉中含蛋白质8.1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2.0克,无机盐0.6克。除鲜食外,可熟食、炒菜、凉拌,做汤等,是价廉味美的海产品;还可入药,有清热、利温、化痰、散结的功能。我市于2001年开始人工养殖,主要是利用空闲的对虾养殖池或是围堤蓄水养殖,以与脊白虾和梭鱼进行综合养殖为主。近年来大量出口日本活蛤和冻鲜蛤肉,售价很高。
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壳近卵圆形,壳顶稍凸出,微向前端弯曲,位于壳的背缘靠前方。小月面狭长,呈披针状或不甚明显。韧带细长,黄褐色,凸出壳面。贝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有显著的同心生长纹。放射肋细密,前、后端稍粗壮,与生长环纹交织成布纹状。贝壳内面淡灰色或略紫色。铰合部细长,壳具有3个主齿,左壳中央1个主齿,右壳后2个齿分叉。外套痕明显,外套窦深,前端圆形。
(二)栖息习性
杂色蛤栖息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平坦沙质滩涂上,营埋栖生活。栖息底质的含沙量为50—90%,以细、粉砂质为宜。生长适宜水温为15-25℃。
杂色蛤具迁移习性,随着个体生长而逐渐向低潮区或浅水区迁移,不同潮区分布着不同大小的杂色蛤。通常幼苗分布在高潮区和中潮区的交界处,成贝分布在中潮区和低潮区。杂色蛤的迁移季节,一般出现在春、秋两季(每年的4—5月和9月),以5月份最活跃。
(三)食性与生长
杂色蛤主要栖息在河口沿岸或内湾的潮间带泥滩中,食硅藻、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摄食无特殊的规律性,一般水温在25℃以下,10℃以上时摄食旺盛,繁殖期摄食强度有所减弱。正常情况下经7-8个月生长,可达3-3.5厘米的商品规格。
(四)繁殖习性
杂色蛤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18个月左右性成熟,繁殖季节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11月。一个繁殖季节可产卵3批至4批,性腺成熟的亲贝一般在遇冷空气时,水温骤降,排放精卵。在繁殖季节,亲贝将精、卵排放在海水中,在海水中受精孵化。
三、苗种生产培育
杂色蛤养殖的苗种来源有两个途径:人工育苗和采集野生苗。目前,浙江、福建等地人工繁育杂色蛤已获成功。每年9月中旬开始,从不同养殖海区选择优质亲贝,通过亲贝的促熟培育,人工诱导催产,获得大量成熟精卵,进行人工育苗。今年,浙江省宁海县强蛟镇提供的杂色蛤苗,苗种规格为5000粒/斤,价格每斤13元左右。
杂色蛤的人工育苗:
⒈亲贝选择与孵化
亲贝选择外型完整、性腺发育饱满、成熟度好的胶州湾产2龄贝。解剖镜检:卵子形状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直径70~80um。遇水后很快变为圆形;精子非常活跃。孵化前,将亲贝清洗干净,阴干10小时,分装在长方形的塑料盘内,放入玻璃缸,流水刺激,9小时后陆续产卵,每池产卵半小时,布卵密度40~50个/ml。孵化时加大充氧量,施EDTA3~5xl0-6。
⒉培养管理
⑴培养池水质条件 水温22℃,pH8.1,溶氧7.0mg/L,盐度32,22小时后转D形幼虫,孵化率85%。此时迅速用300目筛绢集苗选幼(一定要选用标准筛绢,否则,极易漏掉幼虫),倒入已准备好的池子中,以便去掉多余精子及杂质。D形幼虫密度控制在20~25个/ml。
⑵饵料 D形幼虫期以小硅藻、叉鞭金藻为主,投饵量2.5万~3万个细胞/ml,每天投喂4次。壳顶幼虫投喂叉鞭金藻、角毛藻、扁藻,单一投喂时饵料密度以3万~4万个细胞/ml为宜,混合投喂以4万-5万个细胞/ml为宜。当水温24℃、其他条件不变时,经14天生长发育,体长190~230um,开始变态附着,营底栖生活。
⑶附着基的投放 选用当地产细沙,水洗消毒后放入池底,铺设厚度0.5cm。饵料以角毛藻、扁藻、移植于室内的底栖硅藻为主,投饵量随个体的增长而加大。每天投饵6次。
⑷日常工作 每天定时显微镜观察,检查幼体胃肠饱满度,视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检查是否发生病害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