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鱼。并且靠繁殖鱼卖掉赚的钱买了加温棒,还是我自己在外面摆地摊卖的。临近高考的时候,我还在沉迷于养鱼,家里人都要急疯了。当时我表弟也养鱼,是他父亲教他的。表弟比我小几岁,但跟我差不多同时开始养鱼,而且毫无间断,还养过
银鲨那样的品种。因为我和表弟一起交流养鱼,兴致浓厚,导致我奶奶把表弟都教训了一顿。
高考完了以后,孔雀鱼大肆繁殖,我也大肆养鱼。在湖医读大学期间,我家里、学校里都养了鱼。大学同学也经常到我寝室里玩鱼。而且这几年间,我和家里人养了非常多的孔雀鱼和红剑、黑马丽、金鱼等,批发给武汉的鱼商。市场上见得到的观赏鱼品种,也基本和表弟一起玩了个遍。武汉的鱼市也全部都熟悉了。
湖医被武汉大学兼并后,我也成了武大的学生。有空就经常往武大的水生生物研究所跑。那段时光应该来说很快乐。到了2001上班后,我有机会每天上网。首先就往观赏鱼论坛里钻,迎来了我与鱼结缘的第三个阶段(96年开始记养鱼日记,为第二阶段的开始)。这期间遭受过一次严重的情感挫折,整天把自己闷在家里,幸好有鱼为伴。在2001年11月11日那天,我买到了我这麽多年来,养过的最好的一条白眉猫狮,可惜因为它太活泼了,竟然在换水操作的时候凑上前来,结果嘴部受伤,不久就挂掉了,连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最初上网的时候去过“淘淘观赏鱼”论坛,后来去“精彩论鱼”论坛,本来是冲着孔雀鱼去的,但是后来那个论坛金鱼版火爆起来,我几乎又被吸引回养金鱼的圈子。如果说买书使我对鱼的视野变清晰了,那麽上网则使我对鱼的视野变广阔了。而且在网上结识了形形色色的鱼友。刚上网的时候碰到一个武汉的老乡要高兴好一阵子,现在武汉的鱼友上网的多得多了。
这期间,我养的鱼种逐渐集中到孔雀鱼、蛋种金鱼和南美鼠鱼上,缸数也有了控制和计划。而且鱼只的来源也逐渐由在鱼市上购买和自己繁殖,转变为邮购和与人交换。没有再进行量产出售,而是少量喂养了。因为已经快要成家立业,而且社会环境在恶化,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得不控制玩性。
因为在网上发贴多了,有时会被刊物的编辑看上发表一些文章。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连续在中国观赏鱼杂志上刊登了一两年文章,一般都是关于鼠鱼、金鱼、孔雀的。 在文化报附属的宠物周刊也偶有文章。在养鱼的亲戚圈里,有时也可以出言指点一下了。不过我自知水平尚浅,欲有所成,还需要长期的积累。
到06年为止,我已经和观赏鱼相伴20载。对于今后的目标,我首先希望能培育出自己的观赏鱼品种,现有孔雀鱼“斯威夫特”正在培育中。然后考虑出一本书,我在工作上和出版行业接触比较多,自身也有一点文字功底,这个是比较现实的目标。但是还希望书能够出得有价值一点,所以不急于行事。还有参加观赏鱼的比赛,获得一定奖项也是我的夙愿,不过这个比较难以实现一些,因为我养精品鱼比较少。
因为我个人有上述的方向,所以对网上所见识的不著一字、不搞繁殖的“养功”高手,比较持保留态度,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取向而已,不值为这个口舌。我较为尊崇的人,是中国金鱼届的许祺源,觉得他的品位很高。尽管在他的著述里能找出不少受质疑的问题,但是对于这种台面上的人物,挑剔他并不难,做到他的成就却很难。非议许祺源的人,或许终身都无法站到和老许相同的高度上说话。
现在,我母亲在游园工作,时不时要在水族馆给观赏鱼喂饲料。表弟家算是养鱼世家。而小姨、伯父和舅舅家,也都很喜欢养鱼,缸还都比我的大,但是没我的多,呵呵。我的爷爷和外公以前都养过鱼,外公还是50年代就养过热带鱼的,不过现在都老了,养不动。表哥供职报社,也负责水族宠物版面。我跟观赏鱼的缘分,也许正是因为有亲戚的包围,才牢固地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