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在抚仙湖周边3万余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靠捕鱼为生。禁渔和划界的规定,无异于断了许多人的财路。从措施出台之日起,执法工作便注定了必须面临这样的挑战:土著鱼种数量越来越少,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偷盗现象越来越严重。
而且,即使通过严格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土著鱼类还是难以安生。在星云湖,开湖捕鱼时,由于捕捞技术和工具越来越先进,上千条渔船往来穿梭,二十多天下来,需要五六年才能长大的大头鱼已经所剩无几。在抚仙湖,银鱼生命周期只有一年左右,成熟个体只有4至5厘米长,每年2000-2500吨的产量,不捕捞无疑是一种损失。抗浪鱼需要三四年才能长成成鱼。然而,每年渔民捕捞银鱼时,同时也将生活于同一水域的土著鱼幼鱼一网打尽。1992年,张培清曾作过统计,拉起一网银鱼,抗浪鱼、青鱼的幼鱼至少有三四十条,大概有三四公斤。
在利益之矛面前,土著鱼保护之盾显示出了其脆弱的一面。依靠行政和法律手段,同样难以保全土著鱼。
人工驯养,成为土著鱼保护的一条没有选择的道路。
在星云湖畔的大凹村有一条流向星云湖的小沟,利用星云白鱼逆水而上的习性捕鱼,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跳鱼沟”。今年初,在这条沟的近湖处,占地20多亩的鱼塘成为星云白鱼的一处新家。
这是江川县水产站在继大头鱼人工养殖进行种群恢复项目取得成功后所实施的又一个土著鱼保护工程。
其实,在我市,以人工增殖技术来实施土著鱼种群恢复,最先取得突破的是抗浪鱼。
1999年4月,玉溪市政府正式下达了《抗浪鱼的人工增殖技术和种群恢复研究》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玉溪市水利局水产站共同承担,抚仙湖管理局协作完成。
这一项目开始实施时,熟知鱼性的沿湖群众都知道抗浪鱼离水就死,见天就死,不少人直言不讳地说,这种做法实在是异想天开。
异想天开的事毕竟成功了。张培清清楚地记得,2002年6月27日,第一批母本抗浪鱼系列成功。当年,海口和明星两个孵化池分别向抚仙湖投放1.5-2厘米的鱼苗8千尾和1千尾。
这一突破,当时在全省都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毕竟,危机重重的土著鱼终于多了一条活路。
一点突破,百花齐放。抗浪鱼养殖成功后,江川大头鲤、云南高背鲫鱼、澜沧江叉尾鲶、云南裂腹鱼等10多种云南特有土著鱼人工驯养先后获得成功。
在江川,县水产站属的大头鱼原种恢复站成功地提纯出大头鱼母本,目前每年可向星云湖提供规格鱼种300多公斤,能够生产成鱼1500公斤左右。而江川江恒水产科技开发公司的志向更为远大,近期内将在公司鱼场(原江川县国营鱼场)建立土著特有鱼类迁地保育和人工繁殖研究基地100亩,在两三年内提纯保育大头鲤鱼类纯种亲鱼1000尾,每年批量生产大头鲤鱼苗300万尾以上。
抗浪鱼种群科研项目结束后,研究成果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人工养殖抗浪鱼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浪潮。2001年以来,沿湖已有多家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开始着手人工养殖抗浪鱼。2003年部分抗浪鱼起捕上市,养殖上市的抗浪鱼1.1吨,约创收120多万元。据张培清估算,目前人工养殖的抗浪鱼数量在3-4吨左右,产值超过300万元。
前几天,在江城镇明星村,记者参观了当地村民李绍祥的养殖场。目前,他已修建抗浪鱼养殖池23个,年产抗浪鱼600公斤左右。据他介绍,虽然养殖成本很高,但是每公斤1000左右的价格还是让他着实感受到了抗浪鱼养殖的美好前景。
一位业内人士说,目前土著鱼人工养殖可谓商机涌动,确实吸引了大量的民间资本。如果政府在资金和技术上适当加以引导的话,土著鱼人工养殖完全能够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赢,客观上将使土著鱼保护的力量更加强大。
有人说,湖泊里只要有鱼,有什么鱼类还不是一样。
其实根本不一样。如果土著鱼种毁灭了,决不仅仅是少掉几种珍馐那么简单,它所昭示的是生态环境的失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