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大头鱼等土著鱼类曾是百姓餐桌上寻常的美味佳肴,但是,由于水体污染、过度捕捞和外来鱼种侵入等原因,在玉溪境内的湖泊里,土著鱼种数量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已经到了踪影难觅的程度。作为星云湖最著名的土著鱼类——大头鱼数量曾占星云湖鱼产量的一半左右,在许多外地人口中,大头鱼甚至成了江川人的代称,然而,时至今日,即使生活在星云湖畔,三十岁以下的人中,真正见过大头鱼的又有几人?
江川县水产站提供的资料显示,1956年,星云湖鱼产量28.5万公斤,其中大头鱼1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49%。1966年,星云湖鱼产量33.5万公斤,其中大头鱼10万公斤,占总产量的9.85%。1976年,星云湖鱼产量10万公斤,其中大头鱼1千公斤,占总产量的1%。1986年,星云湖鱼产量61.5万公斤,大头鱼仅占总产量的0.5%。
抚仙湖的 鱼同样走到了灭迹的边缘。因为数量锐减,抗浪鱼价格一路飙升,竟然卖到每公斤1000元以上。而十多年前,在抚仙湖边的明星鱼洞,只要花上几元钱,你可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据相关资料表明,1986年,抚仙湖土著鱼的产量有600多吨,占全湖渔业总产量的80%左右,其中,抗浪鱼的产量有437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抚仙湖污染逐渐加剧,以及捕捞工具先进、捕捞强度加大和外来鱼种入侵等原因,抚仙湖土著鱼产量大幅度降低,到了2001年,全湖土著鱼的产量加起来也只有3.1吨,抗浪鱼产量仅0.9吨。目前,要想从抚仙湖里捕捞起抗浪鱼来已经难上加难。
上天曾是那样地眷顾着我们:云南有九大高原湖泊,玉溪占了三个半;在云南高原湖泊所特有的94种土著鱼类中,玉溪的湖泊中竟有68种之多:抚仙湖25种,星云湖14种,杞麓湖11种,阳宗海18种。
土著鱼类的危机,除了污染日益加剧和年复一年的过度捕捞外,外来鱼种的入侵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随着外来鱼种的到来,土著鱼类危机越来越深。在星云湖这一“天然养鱼塘”安家落户后,外来鱼类大都攻城略地,抢得了自己的地盘,而以大头鱼和星云白鱼为代表的土著鱼种却灾难日深,今天人们已很难再见到这些土著鱼。在杞麓湖,已经难以看到土著鱼类的踪影。在抚仙湖,原有的25种土著鱼类中,已经有七八种只能在渔民的记忆里浮现了。
十多年前,土著鱼的生存危机便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为了使土著鱼类能在湖泊里继续生息繁衍下去,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为了保护土著鱼类,市水产站副站长张培清曾和同事一起在抚仙湖畔度过了近两年的时光。说起土著鱼的保护,张培清可谓感触良深,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他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土著鱼,这些年来,已经走过了三条不同的道路:其一,修复生态环境;其二,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其三,人工养殖,保育和增殖土著鱼类种群数量。
在土著鱼类的危机开始显现的初期,湖泊污染曾经被当作威胁土著鱼类生存的第一杀手。为此,在两湖间修建大闸,沿湖面山绿化,沿湖餐馆搬迁等针对湖泊径流区污染的整治工程和措施曾先后上马。然而,这些措施并没有使土著鱼类数量锐减的势头得到有效扼制。而且,当湖泊生态危机显现时,对湖泊治理的速度远赶不上污染的速度。如果等到湖泊生态得到修复时再来保护,肯定为时已晚。
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土著鱼类,远水解不了近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江川和澄江两地的相关部门均加大了湖泊的渔政监督管理力度,以法律的手段来保护土著鱼种资源。首先是严格限制捕捞时间,一年中除了二三十天的开渔期,其他时间禁止捕鱼,其次是划定禁渔区,把部分土著鱼类活动的区域划定为保护区,禁止渔船进入。通过行政和法律的干预,减少外界的干扰,让土著鱼类在泽国里慢慢休养生息。
这样的措施,确实有利于土著鱼类的保护。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一系列的现实难题。特别是利与法的冲突,完全到了针尖对麦芒的地步。
随着土著鱼数量的急剧下降,抗浪鱼、青鱼、金线鱼等的价格一路攀升,到2002年,抗浪鱼最高卖到每公斤2500元,目前依然保持在每公斤1000元以上。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