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义华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还是丹东一个不甚知名的企业,现在,他们不但在俄罗斯闯出了名号,还积累了再建一个水产品养殖场的实力。
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够如此强势崛起,成功的秘诀何在?答案其实很简单,看他们的发展轨迹就能一目了然。原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意识到仅凭丹东这30多万亩有限的滩涂资源,养殖企业将难以做强做大,于是,在2000年,义华就把触角伸向国外,在俄罗斯租用了40万亩滩涂养殖海参和夏夷贝,几年下来,效益相当可观,过去的公司也变成了现在的海鲜品苗种繁育基地。
如今,像义华公司这样勇敢“走出去”,到海外拓展发展空间,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丹东企业抢滩世界舞台的一个真实写照。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汹涌浪潮,从“坐而应对”变为“起而自强”,丹东企业开始不仅仅局限在家门口摆擂台,争输赢,他们主动到世界市场上去比高低,抢商机,并由此演绎出一段精彩之舞。
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九五”末期,丹东市具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还不足200家。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丹东市共有各类出口经营权的外贸(边贸)企业多达900多家,现已形成外贸(边贸)企业、自营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外贸格局。
勇敢走出去
走出国门,到外国海域捕鱼,这是祖辈们不敢想也从未想过的事情,如今在丹东却变成了现实。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黄海海域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海洋捕捞渔场,盛产对虾、梭子蟹、黄花鱼、刀鱼、鲅鱼、牙鲆鱼和黄蚬子等水产品。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程度加剧,加之捕捞强度不断增大,丹东市的海洋渔业资源日渐衰退。
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丹东市各级政府和海洋渔业主管部门一方面采取封、管、减、增、堵、疏等措施,尽快地恢复海洋渔业资源,另一方面则鼓励水产生产企业到国外去发展。于是,从2002年开始,经国家批准和入渔国许可,丹东市5家企业的92艘渔船便走了出去,相继驶入5个国家的海域捕捞生产。其中,在俄罗斯西部的鄂霍次克海、印度尼西亚东部的阿拉弗拉海、巴基斯坦南部的阿拉伯海、朝鲜以东的日本海、韩国西部的中韩过渡海域都有丹东渔船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