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王先生:10月5日,我在省会某水鲜城买了13箱生鲜虾,5斤一箱,当时看着秤都够分量,可回来一称都不够,每箱才3斤多点儿,太坑人了。
本报记者尹书月核实报道
据王先生称,他10月5日来到位于省会体育大街上的某水鲜城,准备买些鲜虾过节送给亲朋好友。在一家摊位前,摊主热情地向王先生推荐,说他卖的生虾既新鲜,秤上也够分量。双方以每斤13元谈好价钱后,摊主把生鲜虾从泡沫箱子里捞出来后,还专门放在篦子上控干水。“当时摊主还说,看我们多实在呀,水都给你控干了,分量肯定够数。”王先生说,过秤装箱时,每5斤生鲜虾装在一个箱子里,“过秤时,摊主还说每箱都是5斤多一点,秤都高高的。”
“看着秤上都够数,我们就相信了,总共买了13箱生鲜虾,哪想到回来再一称,5斤一箱的生鲜虾竟然只有3斤多,每箱都少1斤7两至1斤8两。”王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斤13元,每箱少不到2斤,“每箱坑我20多元,13箱下来共坑了近300元钱。”通过切身遭遇,王先生提醒消费者,购买鱼、虾等贵重海鲜时,不要轻信摊主的花言巧语,最好到市场上的公平秤上称一下。
本报再次提醒消费者,如果发现缺斤短两,应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