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商报消息(记者袁泽友)为净化红枫湖水质,贵阳市将向湖中大量投放鲢、鳙鱼,以吃掉水中污染物。
贵阳市农业局水产站站长杨斌昨日介绍,作为贵阳市最大的饮用水源,红枫湖每天向城市供水40余万方。然而据省环境监测中心2005年12月份的监测,红枫湖水质已低于国家Ⅲ类水标准。特别是氮、磷含量偏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繁殖过盛,其死亡后尸骸漂浮于水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绿色粘膜,俗称“水华”。“水华”腐烂分解消耗氧气,不仅恶化水质,对鱼类也造成较大危害。因此,为了保障贵阳市民饮用水安全,对红枫湖饮用水源进行治理已迫在眉睫。经有关部门反复论证,贵阳市决定在配合对红枫湖等饮用水源综合治理的前提下,实施生态治理工程,即向湖中投放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杨斌介绍,通过鲢、鳙鱼摄食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细菌及其代谢物,可移走水中的部分氮、磷、藻类,大幅度改善水质,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据了解,贵阳市将于近期开始投放鱼种,首次投放220吨,并将连续5年持续投放。为了保障这一治理工程顺利实施,贵阳市还规定今年全年禁止在红枫湖饮用水源内捕鱼。从明年起,每年2月1日至7月31日为禁渔期;1月1日至31日为投放鱼种时间;8月1日—12月30日为捕捞期,捕捞由渔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进行。
对这一工程,贵阳市政府每年将投资300万元,五年一共投资1500万元,同时清镇市将每年匹配资金30万元。
杨斌介绍,这一项目还将给当地农民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他说,投放鱼种两年就能形成规模,首年投入鱼种300吨,预计可捕捞约2100吨,获产值1470万元。届时渔政部门将组织当地农民参与管理,办证有序捕捞,统一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