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就给他明确规定了身份。所有跟陈王喜一样经过测评后进入市场的这些人被龙土金称为“商户”,他们不是从中赚取差价,而是为养殖户和采购商的对接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向采购商收取代理费用。
陈王喜:“三方面对面来交易了,谈好了,这个价钱同意了,采购商同意这个价钱,养殖户也同意供货了,我们来拍板,就卖给他们了。”
代理商 李天养:“现在主要靠量,量大了就可以做,两少了就要赔钱了。”
记者:“一天平均下来能有多少?”
代理商 李天养:“大概10万斤。”
从2001年,当时的每个商户每天的交易量在3万公斤以上,按每公斤4毛钱左右的佣金计算,每个代理商每天都能赚到上千元的利润。当地养殖户也不用再担心对虾的销路了。龙土金的批发市场人气越来越旺,商户都争着租他的当口。龙土金就靠收取租金,每年都有上千万元的收入。
然而,就在这一直火红的交易背后,一股暗潮却在涌动。谁也没有想到,2006年6月, 一场罢市事件,眼看着就要将龙土金一直引以为豪的“中介代理”模式彻底推翻。
龙土金:“因为突然中断,如果是提前的话,说你这个做法我们不满意,我们下个月就不收了,或是给我们一定的时间,但他突然叫停,这就麻烦了。”
那么,到底是龙土金的什么做法彻底惹怒了这些采购商呢?
2004年12月,龙土金突然接到商户陈王喜的紧急电话,陈王喜在电话中声称自己在市场上被骗了近10万元。经过调查,龙土金发现市场上的大部分人都有被骗经历,而这次都是被同一个骗了。
龙土金:“这个人骗得太多了,一回就骗了300多万。”
陈王喜:“最初他是给钱的,后来一天天称多了,称多了,到了11月份,他人就跑了。
龙土金:“都往我这里报,报了之后一了解呢,结果有30多户。”
龙土金很快找到了外问题的根源。原来,为了能保证养殖户交易后拿到现金,同时又要保证采购商的资金周转,市场上的很多代理商都要帮助采购商垫付钱款给养殖户,采购商给代理商打欠条也成了经常发生的事情。久而久之,很多代理商和采购商熟悉后,写的欠条并不规范,落款非常模糊。这就给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有机可乘了。
陈王喜:“反映到市场结算中心龙老板那里,他们就和湛江市刑警支队把他抓回来了,抓回来也没有用,他没有钱,也没有货。”
龙土金:“他说他钱没有,命有一条,我承认我欠你的,但是我没有写着什么时候还你钱啊,我现在没钱,等我有钱了我再给你。”
人是抓回来了,但资金却没有追回,作为市场主体的代理商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这让龙土金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龙土金:“这相当于一条通水的水管,中间代理商就是这条水管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如果一断,水就接不来了,流不下去了,也没有水流出来了,那整个产业就完蛋了。”
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6年4月10日开始,龙土金对每个采购商都进行资格认证,把采购商按照采购实力分成优质客户和普通客户,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不还清所有代理商垫付的欠款,采购商就不能进场采购。
工作人员 龙雨风:“有绿色证的优质客户,按照我们公约的规定,需要在10天内换清,有蓝色证的普通客户,需要5天内还清。”
龙土金的这种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