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岸边,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外田野上,相间散布着大片塑料大棚和露天鱼塘。夕阳映照下,鱼塘波光粼粼,银鳞翻跃。满塘跳跃的不是习见的草、鲢、鲫、鳊,而是市场上难得一见的河豚、鲥鱼、刀鱼。
"这些鱼,从我这里出去一二百元一斤,拿到上海、北京,就可能卖到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元一条。"站在露天鲥鱼塘边,看着满塘跳跃的珍稀水产,鱼塘主人郑金良 脸上没有多少喜色,倒是忧思重重,"这些鱼,不应该活在我的池塘里,而应在长江里!"
郑金良是苏南农民。近年来,面对长江珍稀鱼类灭绝的严峻形势,他勇于尝试,把自古野生野长的"长江三鲜" 人工繁育成功。更不寻常的是,他养活了珍贵鱼种,可以恃为绝技大把挣钱了,却年年自掏腰包往长江里放养鱼苗,因为他的心愿是留住身边的物种,让长江恢复原有生态。
抢救物种
滚滚长江流经半个中国,哺育了一方水土,也为江边的人带来数不尽的水产美味,其中就有脍炙人口的"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刀鱼。
河豚、鲥鱼、刀鱼是海、江洄游性鱼类,栖息于海水里,每年春天先后从大海洄游到长江的淡水中产卵繁殖,这时它们肥美鲜嫩,"长江三鲜"作为季节性、地域性很强的产物,成为自古传诵的珍稀美味。其中最昂贵的是鲥鱼,上世纪90年代在出产地就卖到6000多元1市斤。近年来,由于长江水质污染和过度捕捞,鲥鱼、河豚先后不见,刀鱼也越来越少,仅江阴境内的刀鱼捕捞量就由过去每年上百吨下降到2005年的两公斤多。
郑金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我从小抓鱼、吃鱼,对鱼特别有感情。"三四十年前,"长江三鲜"不像现在这样稀少,虽然剧毒的河豚让不少外地人谈之色变,依水而居的江阴人却有吃河豚的传统,而且往往一煮一大锅,有时甚至把鱼当饭。
成年后的郑金良养过珍珠,做过五金生意。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听到长江里捕不到鲥鱼的消息时,他急了,丢下生意去找鲥鱼。沿着长江,一直找到钱塘江、珠江,硬是没找到一条。到90年代末,野生河豚又告急, 郑金良不敢拖延了,索性关闭公司,转行养河豚。从1999年起,他年年搜寻合适的野生河豚当种苗,付出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最后的也是最贵的一对河豚是2002年买的,花了6.5万元。从第二年起,不管他花再高的价钱,再没有买到过野生河豚。
"真的是没有了。我年年在长江边上跑,和各地渔业队熟悉了。我向各地渔业队都打了招呼,队长又通知了每一条船:有人收河豚,肯出高价。只要捕到,船上肯定会给我留着的。"郑金良说。用了好几年时间,挤子、授精、孵化,郑金良终于成功实现了河豚人工培育、繁殖。
未及抢救的鲥鱼是郑金良心头的牵挂。经四处打听,他得知美国境内有一种从海水洄游到淡水产卵的鲥鱼,这和长江鲥鱼的习性是一样的。但是,从国外引鱼种,谈何容易!郑金良与上海水产研究所合作,首先向我国农业部申报,再同美国野生动物保护部门联系,终于获准。最初想弄活鱼,不行,鲥鱼性子刚烈,触网即死,只好改变思路弄回3万粒受精卵。鱼子是挤出来的,受过伤,出苗率低,后来又引进第二次、第三次。老郑说,目前,上海、北京等地的餐馆里仍时有鲥鱼出现,其中价格相对较低、鱼鳞较硬的一种是南方海域出产、没有洄游习性的海水鲥鱼,也属于名贵鱼类,但味道不及长江鲥鱼鲜美;另一种售价高昂、餐馆往往冒称从长江里捕捞来的,就是国内近年人工养殖成功的美国鲥鱼了。
长江刀鱼还有一定的捕捞量,但郑金良生怕再留下遗憾,早早着手留种,如今已繁育成功。
成功靠艰辛
黧黑的脸孔、淳朴的神色,郑金良不是一个善谈的人。初见面,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却讷讷地,没多少话可说。但一说到鱼,他的话就滔滔不绝了。
虽然养鱼算不上高深技术,但每种鱼的习性不同,养殖方法不一样,在自然界以珍稀和娇贵著称的"长江三鲜" 能否养活?养活后品种会不会变异?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要解决这些问题,其难度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