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鲜米香,成就了苏州“鱼米之乡”的美誉。
从原始的自然捕捞,到人工繁育鱼苗技术的突破,再到规模化人工养殖的普及,如今,“游”上人们餐桌并在餐桌上唱“主角”的苏州地产水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
是纵横城乡的河湖水网让苏州人和鱼格外亲近,是苏州人的勤劳智慧让这“水中的精灵”成为增收致富的源泉。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苏州人从一粒鱼子开始,把一条鱼做成了一个大市场、大产业。
鳜鱼养殖的关键是攻克人工繁苗技术,但是,为得到一粒人工繁育的鳜鱼子,费尽了几代人的心血——
“苏州技术”震惊全国同行
“四大家鱼”是苏州的大众水产品,与“四大家鱼”相比,螃蟹、鳜鱼、白鱼、鲈鱼等可谓是水产品中的“贵族”,市场需求大,养殖效益可观。目前,苏州水产品人工养殖中特种水产品份额已占到7成,其中,最能代表苏州“养鱼水平”的首推鳜鱼。
“鳜鱼人工养殖的关键是人工繁苗技术的攻克!”苏州市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伟明说。关于这一技术,张伟明是苏州乃至全国最有发言权的专家之一:1989年,张伟明带领课题组在全国率先成功攻破鳜鱼人工繁苗技术,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同行的高度关注!
说起技术攻克的过程,张伟明记忆犹新。他介绍,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内就有专家开始着手尝试鳜鱼苗的人工繁育,但是,在十几年漫长的试验过程中,这项技术始终停留在实验室里,离最后一步始终“若即若离”。1983年,张伟明等专家接过了这根棘手的“接力棒”。熬过了枯燥乏味的技术攻克过程,1989年,张伟明终于守到“云开日出”,鳜鱼人工繁苗的技术在几代人尝试了20年后终于实现了突破!一时间,订购鳜鱼苗的养殖户从全国各地涌向苏州。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苏州水产研究所开始着手鳜鱼人工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推广。人工养殖鳜鱼的过程显示,当年的鳜鱼苗要到隔年才能上市,由此,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障。为此,1996年,水产研究所投入大成本,尝试采用人工控温手段进行鳜鱼设施繁苗,提前鳜鱼的育苗时间,争取人工养殖鳜鱼当年育苗、当年投产、当年上市。
尝试再一次获得了成功!从最初年繁一万、两万尾鳜鱼苗到现在年繁500万尾鳜鱼苗,水产研究所的鳜鱼人工繁苗技术日臻成熟,鳜鱼苗也“游”得越来越远,一个鱼苗产业正在研究所快速“长大”,这也是鳜鱼人工养殖过程最高端的产业。
鳜鱼发塘处理得好,鳜鱼苗成活率可达70%以上,处理不好,鳜鱼苗一下池就可能全军覆没。高要求、高风险带来的是高回报,“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掌握了利润!”——
一条鳜鱼苗净赚一块钱
借助有利的气候条件,广东是全国极具影响力的鳜鱼鱼苗繁育中心,每年发往全国各地的鳜鱼鱼苗数十亿尾,但是,其最早的繁育技术就是从苏州借鉴过去的。由于苏州本地鱼苗数量有限,养殖户每年要从广东引进大量鳜鱼鱼苗。
但是,从广东引进的鳜鱼鱼苗还不能直接用于生产。鳜鱼卵孵化出的小鳜鱼俗称“片子”,规格在1厘米到2厘米之间的鳜鱼片子必须经过“发塘”后才能进行养殖生产。“发塘的技术要求不亚于繁苗。”张伟明说,发塘处理得好,鳜鱼苗成活率可达70%以上,处理不好,鳜鱼苗一下池就有可能全军覆没。鳜鱼人工养殖是赚是赔,就看发塘这一关!
吴江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鳜鱼的发塘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发言权。“鳜鱼发塘的关键技术是要管好一池水!”该公司有关技术人员说,发塘时水体要有活性、有肥度,水中的含氧量有严格规定,水体过肥过瘦都不行,透明度最好在30厘米到40厘米,放养密度要精确到个位数。一池水调好了,鱼苗成活率可能高到80%,差一点,几十万条鱼苗可能只活了几条。
鳜鱼之所以珍贵,一大原因是鳜鱼从小到大只吃活食,鳜鱼长50克体重就要消耗3倍的饵料鱼,而鱼苗开口饵料的选择是鳜鱼终生“体格”的决定因素之一。吴江水产公司有关负责人顾树庭介绍,鳜鱼片子的间接开口饵料全部采自一种名为红虫的水体浮游生物。放养鳜鱼片子之前,要先放养饵料鱼,让饵料鱼吃红虫,再让鳜鱼吃饵料鱼。配备饵料鱼的关键是要“适口”,3厘米的鳜鱼苗最适合吃2厘米左右的饵料鱼,饵料鱼太大,鳜鱼吃不下,太小,饵料鱼太浪费、成本就大。饵料鱼的多少也颇有讲究,太多,水体会缺氧,太少,鳜鱼会自相残杀。
总之,用来发塘的池子什么时候进水,什么时候让水动起来,什么时候放养饵料鱼,什么时候进鳜鱼片子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