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水性不太好,在船上只能拉拉渔网,或陪他说说话。”
刘燕的孩子一个在读职业学校,一个还在读小学,她说,“开销太大,负担太重。”
现在,刘燕已经过惯了这种“夏天热死,冬天冻死”的水上生活。平常她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关键要学一门技术”。担心水上危险,她也很少让孩子上船。“所以,孩子也对捕鱼没表现出多大的兴趣。估计我们就是最后一代渔民了。”刘燕笑笑说。
长江里的鱼已经很少了
“现在长江里的鱼已经很少了。”彭运庆说,1990年代时,江鱼的种类还很多,鲶鱼、鮰鱼、鲫鱼、“四大家鱼”等十分常见,甚至,他还捕到过少见的娃娃鱼。现在,情况好时,他只能捕到20多斤的鲢鱼和几斤的“油筒”(即金秋鱼)。
花园社区的很多渔民都姓彭,长江鱼类资源的逐渐减少使他们深有体会。几位年长的渔民说,十几年前,在江里一网下去,常常有好多种鱼,鮰鱼、大青鱼,偶尔还有鲥鱼和
刀鱼,捞起50斤以上也不算希罕。“现在能捞起几条鲢鱼就不错了,而且都只有几斤重,超过10斤就算大的了。”
一些年轻的渔民外出打工了,但是年纪较大的渔民则很难转型。离开了水面,他们似乎变得无所依靠。
一位35岁的赵姓居民父辈是渔民,但他并没有真正捕过鱼。从小在渔船上长大,他忍受过捕鱼江中夜宿,蚊叮虫咬的滋味,有时还遇到江上风浪的危险。所以,目前他已经“成功转型”做房屋装修了。
大多数渔民是迫于生计的无奈。“如果有其他事情可以谋生,早就不干了。”一位彭姓渔民称,主要是因为当地没有什么企业,到外面去打工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前不久,金口开了一家造纸厂,可是并没有一个渔民前去应聘。“他们要求学历,要有技术,并且限定年龄35岁以下。”
同时,也有一些渔民说,即使要他们去工作,他们也不会去,因为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工资每月才700元,还不如捕鱼自在,“好歹有个盼头,一网下去只要有鱼就能卖钱。”
花园社区主管渔民捕捞的队长王明武介绍,该社区在武汉市渔政部门登记的是65只渔船,按照规定每只船限配捕捞人员两名,但实际上渔船超过100只,有渔民两三百人。
按长江禁渔以前的情况,花园社区渔民的月收入平均水平大概在1500元左右,在整个社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中并不算低,但近几年渔民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再加上禁渔期渔民无事可干,有一部分人开始思考水上生活所存在的危机。
对于这些渔民的生存出路,王明武也表示担心:“在所有渔民里,几乎找不出一个高中毕业的。大部分渔民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想离开水面生活谈何容易?”
武汉市渔政船检港监管理处副处长乔磊说,为了补贴禁渔期间渔民的生活,政府将对每艘渔船每月补贴120元,同时和民政部门协调,尽量为一些生活困难的渔民办理低保;再就是要求当地政府配合,逐步引导渔民转产上岸,通过培训和提供工作岗位,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长江商报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