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休整一冬的渔民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劳作。近日,在走访我市沿海渔村的时候,记者惊喜地发现住上二层小楼和搬进规划小区的渔民越来越多,渔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他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一条小船几张网的捕捞生活,养殖、加工已经成为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三面环海,海岸线全长1906公里,占辽宁省海岸线总长度的73%,拥有着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多少年来,渔民们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但是过度的捕捞和近海污染,曾一度让渔业资源处于匮乏状态,渔民收入无法提高。所幸,人们较早的认识了这一点,并加大养殖力度,“十五”期间,我市渔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好势头。2005年,大连市实现渔业产值153.3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303.3亿元,比“九五”期末增长了70.5%和94.4%;水产品出口创汇8.6亿元,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渔民人均收入10500元,比“九五”期末增长了56.7%。
领导视察打趣要搬到渔村
“海参、鲍鱼现在怎么都成好东西了?”旅顺85岁的老渔民王大爷疑惑不解,他告诉记者,当初缺米缺面的时候,他每天捞海参、鲍鱼回家给孩子们当饭吃,“虾爬子剁巴剁巴就是喂鸡用的,现在还卖10块钱一斤呢。”王大爷说,现在有米有面了,这些东西倒成了稀罕物。不过记者可以看出来,王大爷心里是高兴的,因为这些曾经不被人们重视的海产品,现如今给他和其他渔民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谁家盖了独门独户的二层小楼,在他们眼里早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甚至有的村还统一建造了欧式住宅区,渔民个个住进了楼房。
“现在生活好了,家里养几条船的每年能挣个10万8万的,买辆小车都不算什么。”渔民们自豪地说,“有时候省市领导来视察,还要开玩笑地说想搬到村里来,说我们过得比城里人好呢。”
扩大养殖出口赚钱
“以前我们是靠天吃饭,现在是靠养殖。”开发区大李家镇的老刘告诉记者,以前他们的收入单纯靠出海捕捞,但是由于资源越来越缺乏,渔民也意识到捕捞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村里建起了养殖场,又有大的集团公司来投资,所以现在除了远洋捕捞之外,近海主要是养殖。“以前到了休渔期我们就没事干,除了打扑克就是打麻将,现在有了养殖场,一年四季都可以干活可以挣钱。”
“哪止这些,我们还要把外国人的钱赚进自己口袋呢。”旁边的渔民接过话头,“现在养殖加大了,就想着怎么搞出口。”记者听了这些话,很难想象是出自渔民的口中,“你看这些海带菜,加工成速食汤什么的,拿到日本可好卖了。”
据了解,我市优势品种产业带建设目前实现了新的突破。采取围绕一个品种,确定一个发展思路,推广一套实用技术,制定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规划建设了鲍鱼、海参、对虾、裙带菜、海带、菲律宾蛤仔、海胆、鱼类等10大优势品种养殖示范基地,养殖面积接近300万亩,产量77万吨,实现产值69亿元。而“十五”的五年间,新增渔业“三资”企业111家,协议外资2.4亿美元。水产品国际经贸往来扩展到83个国家和地区,贸易品种发展到10大系列200余个,2005年出口水产品32万吨、创汇8.6亿美元,占全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11%,占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的67%。
精深加工水产品受青睐
在走访中,城市居民也对海产品有了新的看法。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每到冬天她都要买些盐干的海参回去,入九以后她隔两天就拿几个给家人补补,“溅了油就发不好,而且豁肠子去肚子挺费劲的。”但是,现在她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加工好的甚至深加工的海产品,“什么即食海参,冻干海参,海参胶囊,越来越多的品种,选的我眼都花了。”不仅是李女士有这样的感受,越来越多的人对加工好的水产品都很青睐。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全市投资30多亿元,改建、扩建、新建精深水产品加工厂90多个,新增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水产品加工企业20个。水产品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加工品种达到280余种,分别是5年前的2.6倍和2.4倍。2005年完成水产品加工产量83万吨,实现产值71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1.6倍和2.3倍,吨值增加3000元。“龙王塘”、“皮口”、“黑岛”3大渔业园区荣获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称号,“棒棰岛”、“善岛”等4大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中联”、“海晏堂”等7家企业获得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称号,“善岛”等4家企业获得国家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企业称号。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优势产品为重点、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水产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
今后五年要实现新突破
对于今后五年的计划,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徐志宽表示,“十一五”期间,我市渔业工作要从以下六方面着手:推进渔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加快实施六个“百万工程”;转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