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山底、山谷、山洞等空间位置,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五彩光华的珊瑚礁就移植到了水族箱中。各种色彩形状的珊瑚、海葵、海藻生活在水族箱的不同空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宛然一个微缩的海底世界,富丽瑰奇,美艳绝伦。
科技的发达使我们能在水族缸里设立一些类似海洋生态的系统。在自然界中,少许生态的不平衡,可能会引起无法估计的灾害,在我们家中的鱼缸里,各式各样的仪器使我们的鱼缸比自然生态还要稳定,但这种稳定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科学家到现在还未能完全明白海洋生态系的运作,这使我们的鱼缸始终未能成为一个完全的生态系。再加上鱼儿从大海搬进了鱼缸後通常它们的抵抗能力会明显地下降,如果我们的鱼缸出了甚麽问题的话,可能又会是一场灾害。
总括而言,影响鱼类健康的因素可分成两大类,分别是物质及化学因素(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及生物因素(Biological Parameters)。物质及化学因素包括水温、盐度(Salinity)、pH、氧及各种化学成份等。而生物因素则包括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及附生等和鱼儿之间之相处,还有各种微生物与鱼儿之间的关系等,而本文将会先谈一下有关物质及化学因素的问题。
不同种类的鱼习惯生活于不同的温度的海水中。它们所合适的温度并不是决定于它们的品种,而它们的来源地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是说相同品种(Species)的鱼,如果它们的来源地不同,它们所合适的温度也有所分别。例如在西贡一带常见的小丑鱼Amphiprion Bicinctus能生活于15℃ - 30℃之水温中,而来自菲律宾的A.bicinctus只能生活于25℃ - 30℃之水温。以我个人的经验,水温在鱼缸中很少会造成鱼类的死亡。但我曾亲眼看见鱼类因温度之变化而死。相信大家还记得去年冬季曾有几天温度低至10℃以下,而就在那几天之间,全香港所有鱼排中的斑类也差不多全死掉。我因研究工作关系,每月会到各鱼排工作而能亲眼看见这次惨案。鱼排所养的鱼的鱼苗大多数是由泰国及菲律宾一带进口,因未能适应香港的水温,特别是寒流的影响,而引发是次惨剧。所以我们在放一条鱼进鱼缸之前,必须清楚合适它们生活的温度,以及每天必须看看鱼缸里的温度计。
盐度在鱼缸中只决定于两个因素,就是在开始时我们加海盐的份量,及缸中海水挥发的情况。後者我们只须在鱼缸上加上合适的盖及定时加入适量的清水便能控制,而前者我们则须清楚知道鱼的特性才能决定合适的盐度。在自然界之中,海水的盐度相差很远。以香港为例,西面後海湾一带的海水盐度在夏天只得17 - 22%,而在东面一带则由30 - 34%不等。除了一些特别的鱼类之外,一般养在水族箱的鱼类都合适于30 - 34%,而来自红海的鱼则合适于40%中。过高或过低的盐度会影响鱼类的生理反应,鱼类表皮的分秘及一些无害及有益细菌在鱼儿表皮的生长。再者,过高的盐度会使鱼失水过多,而过低只会使鱼肌肉浮肿。所以为了确保鱼类的健康,我们必须清楚鱼类合适的盐度及定时量度缸中海水的比重,特别是海水挥发得快的鱼缸。
氧气是鱼儿不可缺少的气体。一般自然界中海水的氧量是7 - 8mg/l,而一般鱼儿可生存于低至4mg/l含氧量的水。因ORP meter及D.O. meter在香港并不流行,我们并不容易知道鱼缸内的含氧量。我们只可以尽量令鱼缸内的氧气多一些。虽然过量的氧气对鱼类会有其毒性,但当水中的含氧量达到饱和之後(约8mg/l),含氧量便不会再增加。要保持海水的含氧量,首先是要定期更换气石。当气石用上了一至二个月後,放出的气泡便明显变大。当气泡变大,气泡中的氧气便很难溶于水中。因气泡越大,表面面积与容量的比例便越小,而氧气溶入水中的份量全决定于这个比例。我个人习惯了每一至二个月便会更换所有气石一次。所以,买气石最好买一些便宜的,因更换时也不会肉痛。而一年换六次二元一块的气石的效果绝对比一年换一次十二元一块的气石的效果好得多。
记得学校时老师说过一句话:“所有的东西也有毒性,而其毒性决定于使用的份量”。这句话说得绝对正确。例如铜能医治由单细胞动物引起的疾病,但同时过高的铜量则会杀死鱼类。在鱼缸中,我们希望水中的化学成份与自然界的海洋相似。通常有数种物质的含量我们要特别关注,分别是NH3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