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pterois volitans
分布于菲律宾、中国南海、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属(鱼+由)科。体长30-35cm,头扁平,眼睛位于头顶。胸鳍由数十根硬条组成,短须狮子鱼的胸鳍硬刺条由鳍膜连在一起,象蒲扇。背鳍由数根硬刺条组成,背鳍后半部分是软鳍条,尾鳍和臀鳍银白色并有黑色圆点。全身有数十条棕色环带,头部有棕色花纹。
饲养水温26-27摄氏度,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9度dh。饵料有冰冻鱼虾肉、水蚯蚓、海水鱼颗粒饲料等。鱼体鳍条有毒,极善于伪装,体色能迅速地与周围环境一致,不可与小型鱼类混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珊瑚礁鱼类中最悠游自在、威风八面的鱼应非「狮子鱼」莫属了。狮子鱼它可以肆无忌惮,目中无人的主要理由是因为狮子鱼的背鳍、胸鳍和臀鳍的鳍棘和鳍条不但特别长,而且每根硬棘的基部都有毒腺,平常多半是完全竖立伸展开来,让想打它主意的掠食者,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下手。狮子鱼也不是没有弱点的,它的腹部就没有棘刺保护,所以当它遭遇危险时,或是在休息时都会以腹面贴壁,背面朝外的方式来寻求自保。狮子鱼是夜行性,晚上开始猎捕甲壳类或小鱼为食,白天则停在水中或礁洞中休息,一动也不动,所以常成为潜水摄影最容易猎取镜头的对象。狮子鱼属于(鱼+由)科中的蓑(鱼+由)亚科,全世界有5属17种,台湾记录有7种,多分布在珊瑚礁地区。狮子鱼的英文俗名,除了「狮子鱼」外,还有「火鸡鱼」和「火焰鱼」的不同称呼。一般胸鳍鳍条愈合不分离的种类是「狮子鱼」,或「火鸡鱼」,另一些种类胸鳍鳍条一根一根分开,好象烟火一样绽放的是火焰鱼。狮子鱼和它的同类石狗公,虽然都有毒棘保护,但狮子鱼体色鲜艳,花枝招展,和石狗公采用拟态伪装的策略完全不同。狮子鱼好象是海里的花蝴蝶,它身上的斑纹色彩像斑马,头部的线条好象中国平剧中的大花脸,背上插满了旗子,十分有趣。但有些种类的狮子鱼头上和眼睛上还长有皮瓣或须须,背鳍后方有伪装的假眼斑,多少还是有些伪装的功能。
狮于鱼其外貌并非慈眉善目,而名称也似乎给人以弱肉强食的凶残印象。可谁曾料想,雄性狮子鱼竟有一颗慈父心和呵护儿女的技艺。自打雌性狮子鱼在退潮海水的边沿产卵之后,雄性狮子鱼就及时承担了父亲的责任和义务。除了要保护鱼卵免受凶猛动物的伤害外,还要在退潮时,口中含水喷吐到鱼卵上,以保持孵化所必需的湿润。偶尔,它们还使出用鱼尾拍击海水,将溅起的水花喷洒鱼卵的绝招。鱼卵孵化出幼鱼后,它们的慈父爱心并未减退,仍然一如既往地陪伴、护卫在幼鱼群的左右。遇到险情,长着吸盘的幼鱼就向鱼爸爸游去,不一会儿功夫,鱼爸爸的周身就被吸附它身体的幼鱼密密麻麻地簇拥起来。看上去,它们父子间也不知道究竟是谁护卫谁了。慈父就这样满载着吸附周身的幼鱼,游向深海中的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