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是广东省淡水渔业养殖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目前,水产养殖面积45万亩,总产量30万吨,品种有四大家鱼、鲮、鲤等,还有鲈、桂花、广东鲂、三黎、翘嘴红鲌、倒刺鲃、河蚬、花锦鳝、鼋等多种地方特色名产。近年来,肇庆各级水产科技部门贯彻落实“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方针,使养殖效益不断提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效益。如引进南美白对虾养殖与推广、优选罗非鱼亲本、苗种繁殖与推广,其他鲟鱼、鳄鱼、龟鳖及观赏鱼引进养殖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对于如何保持地方特色品种开发的问题,政府制定了具体政策和管理措施,持续开展了西江名优品种广东鲂、骨鱼、倒刺鱼巴等的繁育和试养,并初见成效。广宁县山溪流水凼仔养鱼、封开贺江网箱养鱼等也得以稳步发展。驰名港澳的“文庆鲤、麦溪鲤”产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产量呈恢复性增长。文庆鲤还注册了“金线牌”商标,成为肇庆第一个水产品牌。全市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渔业已成为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
据统计,目前肇庆名优特良种养殖覆盖面积约15万亩,占全市池塘面积的44%,其中:罗氏沼虾4万亩、桂花鱼3.5万亩、罗非鱼5万亩、加州鲈6000亩、淡水白鲳鱼5930亩、斑点叉尾鱼回6000亩、鳗鱼540亩、鳖(水鱼)675亩、麦溪鲤1100亩、文庆鲤3000亩。其他品种如良种鲤(丰鲤、建鲤等)、良种鲫(异育银鲫、彭泽鲫等)已被推广养殖。
发展特色渔业更重要的是提高认识。今后要加强对发展特色渔业的统筹规划以及技术管理培训工作,努力创建和改善投资环境,以促进特色渔业发展工作有新突破。同时争取各方面资金的投入,抓好特色苗种管理和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有条件的大力推广,打造一批特色渔业主导产品。加强和完善水产科技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强化水产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不断提高水产科技在渔业经济中的含金量,促进特色渔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渔业资源与渔业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特色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