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粮与兽医局在包装及运送的技术上取得突破,成功把金目鲈稚鱼在36个小时后的存活率提高至100%。
新技术使养殖渔场业者能开拓区域市场,把稚鱼安全运往更远的地方,进一步推动本地热带水产养殖业发展。
上月底,农粮局首次采用新技术把80箱约两万条金目鲈稚鱼送往文莱一家养殖渔场,整个过程包括陆路交通及空运,前后13个小时。报告显示,所有稚鱼两个星期后仍健康存活。
据了解,稚鱼在长途跋涉运送后,存活率介于60至95%。
养殖渔场业者一般上从孵化场引进约三个月大稚鱼,把它们饲养在海上养殖场6至8个月,待长大成大鱼后,就能在市场上出售。
农粮局食物供应与科技处项目经理周永忠(32岁)受访时说,除确保鱼卵和鱼苗优质,稚鱼包装和运送过程也很重要,否则再健康的鱼也难在抵达养殖场后存活。
现有的运送法有两种:路途较近的多数采用开放式;路途遥远的则采用封闭式。
所谓开放式,即把要运往养殖渔场的稚鱼放在不封闭水箱内,由于环境与稚鱼生长的环境相差不远,因此过程较简单。
至于长途运送法则复杂得多,水箱得进行封闭,加上舟车劳顿,稚鱼往往无法承受长时间压力而死去。
农粮局的技术突破在于成功增加封闭箱内的水氧气含量,并通过降低水温、调整水的咸度及停止喂食,使稚鱼活动量和排泄物大大减少,进入半冬眠状态,从而安然、健康地抵达目的地。
周永忠说,约三个月的试验期间,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找出合适的水咸度,及水氧气含量比例,从而推算出稚鱼可存活的时间。
他说:“在封闭箱内,只要有一条稚鱼死去,就会影响水质,也对其他稚鱼造成压力,因此能取得100%的存活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研究人员把重点放在金目鲈,下来预料会扩大鱼种范围。周永忠相信,不同鱼种对封闭箱的环境条件会有差异。
试验在农粮局设于圣约翰岛上海水养殖中心(MarineAquacultureCentre)进行。这个耗资3300万元设立、两年前启用的中心,主要研究大规模孵化鱼卵和养殖鱼苗的技术。
海水养殖中心是东南亚首个大规模的鱼孵卵和鱼苗养殖设施。中心的养殖设备高科技、分类多,而且几乎所有设备都在室内,大大提高研究员对养殖鱼苗过程的控制。
它所养殖的热带食用鱼有不少种类,除了金目鲈,还有金鲳及红鲷鱼等。
根据2005年数据,新加坡人每年每人平均吃20.8公斤的鱼。(林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