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法进行免疫,均有预防弧菌病的效果。国外已有商品化鳗弧菌疫苗应市。治疗方法如下:
1、 强力拌饵 20—50mg/kg/天 使用6天。
2、 土霉素拌饵 50mg/kg/天 使用7天。
3、 磺胺甲氧嘧啶(SMM) 200mg/kg/天 使用7天。
7鲑鳟类疖疮病
[病原] 为灭鲑气单胞菌。该菌生长湿度是6℃-34℃,适宜生长温度20℃-25℃,生长pH值6-9,适宜生长pH值7,生长盐浓度0-3%。
[症状与诊断] 鲑鳟鱼疖疮病可分四个型:急性型,不待外部症状表现出来,病鱼已开始死亡;亚急性型,表现出疖疮症状后开始死亡;慢性I型,能分离到病原菌,但是无明显症状,也不引起死亡,有时有鳃上有轻度症状。
疖疮的形成:病菌经皮肤侵入后,在躯干内形成小的感染病灶。由于细菌增殖,肌肉组织溶解坏死、出血、浆液渗出,游走细胞浸润,患部皮肤软化,向外隆起,形成疖疮。皮肤创伤是经感染的主要门户。感染途径除经皮肤外,还有经鳃和经口感染,经鳃感染首先是在鳃小片和毛细血管形成细菌集落,引起血行障碍和组织崩坏,继而细菌经血流侵入心脏及其他内脏,形成转移病灶,经口感染表现为肠道发红,肠道内含混有血液的粘液物质,逐渐形成严重的卡他性炎症。
从患部取材,检查有无非运动性杆菌存在,确切的诊断需要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
[流行与危害] 几乎所有的鲑鳟鱼都对灭鲑气单胞菌具有感染性,其中以美洲红点鲑、褐鳟、枇杷鳟、红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等感染性较高,而虹鳟的感染性较低。例如枇杷鳟,只要肌肉内接种4个-5个病原菌,就可使50%以上的鱼发病。感染性高的鱼,感染后1周左右就可发病。
虹鳟感染性较低,多表现为慢性型或亚急性型。
[预防与治疗] 防止病原带入养鳟场,鱼卵和鱼苗应考虑从无发病史的地方输入。池塘和输入的鱼卵、鱼苗都应进行消毒处理。
外伤和环境胁迫因子是疖疮病的病因,所以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不宜过高。经常注意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
注射和口服灭鲑气单胞菌疫苗,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治疗方法如下:
1、 氯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拌饵 50mg/kg/天 使用7天。
2、 磺胺类药(如磺胺甲氧嘧啶,磺胺异恶唑)100mg/kg/天 使用7天。
3、 呋喃唑酮 0.5—1ppm全池泼洒,对鱼体外部和池水有消毒作用。
8细菌性肾脏病
[病原] 病原菌为Renibacterum salmininarum。
[症状与诊断] 病鱼腹壁膨大,体色发黑,眼球周围出血,眼球突出;鳍基部出血,腹腔内贮留腹水。各个阶段的病鱼均可见肾脏病变。轻度病鱼的肾脏有直径2毫米-3毫米的白点散布,随病情发展,则出现3毫米-5毫米的白色斑块状病灶,肾脏肿大呈暗红色。在肝脏、脾脏也可见白点症状。在白点或白斑病灶部位,组织坏死,细胞崩坏,有许多革兰氏阳性双植菌和以巨噬细胞为主的游走细胞。
诊断主要是取肾脏病变组织,涂片染色,检查有无革兰氏阳性双杆菌。
[流行与危害] 本病流行于北美、欧洲和日本。目前仅发现于鲑鳟鱼类,主要危害美洲红点鲑、褐鳟、马苏大马哈鱼、细鳞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虹鳟、红大马哈鱼、枇杷鳟等。
本病病程慢,持续时间长。日本报道一病例,当年马苏大马哈鱼患细菌性肾脏病,从2月开始死亡,持续约1年,累计死亡率达40%。
发病水温7-18℃。4-20℃均能发病,在18℃以上死亡率降低。水温在12.2℃时,从感染到死亡约1个月;在6.7℃时约需2个月。
[预防与治疗] 目前除预防外,无治疗方法
9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
[病原] 病原为危害鲑鳟鱼类的水霉,约有20种。
[病因] 水霉菌广存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于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为一种常在的霉菌,主要有水霉目(Saprolegniales)、霜霉目(peronosporales)及水节霉目(Leptomitales)等,又以水霉菌(Saprolegnia)最为常见,于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水中的游孢子(zoospore)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于鳟鱼几乎全年皆可发生。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因为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鱼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蔓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酶分解周围组织,进而贯穿真皮深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