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发生。该病在鳍条、体表皮肤、鳃等与水体接触的部位,均可形成病灶,其症状因鱼的种类和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区别,因而有烂鳃病、烂嘴病、白头白嘴病、烂尾等不同的病名。
[病原] 柱形屈绕杆菌(F.columnaris),为细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温度范围5℃-40℃,最适25℃,在含0.5%的食盐中生长不良,0.7%的食盐能抑制其生长;适宜pH值为6.5-7.5。
[病因]
1. 不良的环境因素:
(1)密度过高,生存空间不足,鱼只相互咬啄造成伤口。
(2)高水温,水中细菌易繁殖感染。
(3)捕捞移池时造成创伤。
(4)大小参差,大鱼攻击小鱼。
(5)日照过强。
2. 病原的感染:
(1)二次性细菌的感染,柱状菌或粘液细菌的感染伤口。
(2)疖疮病、细菌性败血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病菌,除会造成全身性感染外,亦会有皮肤溃疡病变。
(3)白点 、口丝 、三代 等外寄生 的感染也会造成体表的伤口与病变。
3. 营养问题:
(1)投饵量不足,饥饿鱼只会相互攻击造成伤口。
(2)营养不均衡,尤其维生素的缺乏,使皮肤脆弱易受伤感染。
[症状与诊断]
1症状:
(1). 幼鱼、小鱼常可见背鳍受伤变白,逐渐朝鳍基部及其周围组织漫延溃烂,呈白色病变区,尾鳍亦可能溃烂,甚至使尾柄腐蚀;高密度放养时,发病率约10~30%,食欲与精神等尚正常,体弱的鱼只可能零星死亡。
(2). 较大的鱼只,背鳍往往不会有病变,而于背鳍附近的皮肤,先出现鳞片脱落,肿胀充出血的圆形病变区,渐而扩大表皮剥离,呈现难看的溃蚀病变,食欲、精神等则影响不大。
2诊断:
(1). 观察症状,分析发病的年龄、死亡情形与管理情形。
(2). 解剖病鱼,检查寄生 与组织病变。
(3). 细菌分离与鉴定。
治疗:
1改善环境
(1) 降低饲养密度。
(2)增加水流分散鱼群。
(3)筛选分池,减少大鱼、恶鱼的攻击。
(4)增加投饵量,防止饥饿。
(5)遮阴,防止日照太强。
2药物治疗:
(1)二次性细菌感染:
1)苯扎溴铵消毒剂(50%BKC)
2~4ppm药浴1小时,每1~2天一次,持续数次,幼小鱼只或低硬度水质,需降低用量或缩短药浴时间
2)呋喃唑酮(Furazolidone)
2ppm长期药浴,或10~20ppm药浴1小时。
3)蓝天使(螯合铜AV-70)
1~2ppm流浴,每1~2天一次,持续数次。
(2)全身性细菌感染:
1)医溃灵(ET-120,含12%Oxolinic acid)
100~200mg/kg/天,使用6~10天。
2)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50~75mg/kg/天,使用10天。
(3)外寄生 感染:
福尔马林(Formalin)
100~200ppm,流浴,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
预防:
1. 改善饲养管理,避免拥挤与不必要的系迫。
2. 筛选移池后,以适宜药物消毒,减少细菌感染机会。
3. 注意饲料品质,平常必需投喂复合维生素,增加抵抗力防止维生素缺乏。
6弧菌病
[病原] 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它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长温度5℃-43℃,适宜温度13℃-37℃,生长pH值5.8-10.5,在含0-5%氯化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但是在无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不良,在6.0%的氯化钠中不生长。
[症状与诊断] 患弧菌病的虹鳟,摄饵不良,体色发黑,各鳍基部充血,肛门发红,鳃丝贫血略发白,有的眼球突出,解剖观察,可见肝脏、肠道发炎,有时呈点状出血,肠内含有淡黄色粘液。
较大的鱼或成鱼患本病时,体表往往有溃疡症状或局部膨胀病灶,膨隆处肌肉溃烂,剪破皮肤有血脓状组织坏死物流出。
[流行与危害] 虹鳟弧菌病属世界性流行的鱼病。从孵化后数月到1龄左右的虹鳟易感染,但是多为慢性。
[预防与治疗] 弧菌可经皮肤或口两种途径侵入鱼体,引起感染。通过发池水、病鱼和带菌鱼以及工具等将病原传起感染。因此,对发病鱼池应采取隔离措施,不得将其池水排到其他池塘,发病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处理,禁止病鱼转运,杜绝病原的传播。
国际上对弧菌疫苗研究较多,也比较成熟,许多研究表明,采用注射、口服、浸泡和喷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