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是上世纪70年代初(197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荐的适宜养殖鱼类之一,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流域。其后,世界各国都相继引进并试养,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目前世界上有85个国家和地区养殖,总产量达150万吨左右。我国是罗非鱼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的出口量也连年大幅上涨,已成为竞相养殖、加工、出口的热点之一。
引种与养殖业发展历程
引进种类 我国罗非鱼的引种开始于1973年,首次引进的是红罗非鱼,随后的20多年中又相继引进了许多种,如红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伊斯梅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的一个地理亚种)、莫桑比克罗非鱼、未来西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齐氏罗非鱼、黄边罗非鱼、吴郭鱼(台湾培育出的尼罗罗非鱼杂交种)、星洲鱼(尼罗罗非鱼的一种)、吉富罗非鱼(罗非鱼选育新品种)、白罗非鱼等。但到目前为止,主要生产的种类只有尼罗罗非鱼、红罗非鱼、白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吴郭鱼、星洲鱼和全雄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杂交种或人工诱导产生的全雄鱼)7种。
罗非鱼的养殖业历程 最早引进并试养罗非鱼的是广东省水产研究所,其后是北京市水产研究所等。
罗非鱼引入我国后很快便试养成功,随后又扩展到天津、河北、广西、福建等全国各地试养,目前全国有31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规模的养殖。
因罗非鱼为温水性鱼类,受冬季水温条件的限制,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下很难越冬,除非有地热水和工厂余热水条件。所以,其养殖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一直在南方,北方地区的产量一直不是很高,而福建、广东、广西、山东等地为主产区,四省合计的产总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左右。
因国内市场发育和消费习惯问题,国内的市场一直没有过大的消费增长率,其养殖产量的增幅也不大。近几年来,因国内市场消费者对罗非鱼的认识有所提高,再加上出口势头较好,才带动了其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罗非鱼养殖产量一直徘徊不前,而中期以后呈现快速发展势头,1997年跃居淡
水鱼类单品种产量第6位。1995年~2005年间,罗非鱼年产量的平均递增率达14.75%。近5年来,罗非鱼的年产量增幅一直是淡水鱼单品种增幅中最高的,2001年的产量为46.8万吨,2002年的产量为67万吨,2003年的产量为76万吨,2004年的产量为89.9万吨,2005年为104万吨。从2004年的养殖生产情况看,我国罗非鱼的产区相对集中,主要产区有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山东、云南等地,这几个省份分别占当年全国罗非鱼总产量的49%、14%、13%、11%、3%和3%,合计占当年全国总产量的94%。
由于近十多年罗非鱼出口的增长带动了养殖业的大发展,也引起了业界对罗非鱼品种退化问题的关注。为保证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许多罗非鱼苗种生产单位及水产科技人员纷纷开展罗非鱼的选育和提纯扶壮及全雄苗培育工作,并取得了极大进展。国家和地方也相继投入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先后建立了一批罗非鱼良种场,目前国家级的罗非鱼良种场已有青岛、广东、福建、河北、山东5个,并均有一定规模的苗种生产,为罗非鱼的养殖生产提供了优良苗种保障。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罗非鱼的养殖技术日臻成熟,已经形成了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大中型水域网箱养殖多种养殖模式,单养与混养共同发展,亲鱼选育、优良种苗生产、专用饲料加工与应用、养殖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并举的局面,而且养殖产量可控,单产可控,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罗非鱼养殖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国际贸易与国内市场状况
罗非鱼的国际贸易 罗非鱼作为鳕鱼的替代品,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在全球淡水鱼贸易中,罗非鱼占第3位,仅次于鲑鱼鳟鱼。2004年全球罗非鱼的贸易量为13万吨。
美国现为全球罗非鱼最大消费国,是传统消费市场,而其自身生产能力有限,目前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90%左右。2000年的消费量为4.5万吨,产值约1亿美元;2001年的消费量5.2万吨,产值为1.2亿美元。我国罗非鱼产品的国际贸易开展不到10年时间,目前我国输美的罗非鱼及其加工产品占罗非鱼总出口量的75%左右。2004年,我国出口罗非鱼总量为8.5万吨,较上年增长41.7%,出口额达1.6亿美元。2005年我国共出口罗非鱼及其加工产品10.7万吨,较上年增长25.9%,较2003年增长78.3%。1998年,我国输美罗非鱼仅473吨,创汇额65.5万美元;2000年对美出口13492吨;2004年对美出口6万吨,创汇1.2亿美元。2005年1月~7月,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