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金线鱼、云南盘鮈、昆明裂腹鱼、云南光唇鱼。其中后三种鱼在昆明几乎已经寻觅不到。在这3年中,他正在争取人工驯化养殖,希望能把这些物种广泛繁衍下去。
而与此同时,一个可喜的消息是,去年抚仙湖抗浪鱼、江川大头鲤、云南高背鲫鱼、澜沧江叉尾鲶、云南裂腹鱼等10多种云南特有土著鱼,在云南人工驯养获得成功,其种群数量正在增加,其中一部分已进入商品化生产。
目前,玉溪市开展对抗浪鱼、江川大头鲤等的驯养获得成功,抗浪鱼驯养、繁育水面达50多亩,已培育鱼苗400万尾,投放抚仙湖后增加了抗浪鱼种群数量,并已进行商品化生产;江川大头鲤已具备年繁殖能力过百万,向市场提供商品鱼1500公斤的能力;西双版纳对澜沧江叉尾鲶驯养成功后,已形成了500-600亩的规模养殖水平;云南省水产研究所开展的云南裂腹鱼和小裂腹鱼等开始进行商品养殖。而石屏乌鳢、陆良鲶鱼等近年来已成百姓餐桌的美味佳肴。此外,金沙江鲈鲤、保山四须、金线、大刺鳅、巨胚等几个云南特有珍贵土著鱼的人工驯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杨君兴希望,如果对这几种土著鱼的驯化成功,然后通过渔民们购买土著鱼的鱼苗来养殖,既有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外来物种,可谓是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用“土著部队”抗击入侵者
杨君兴在演讲中指出,除了充分了解外来物种的危害程度外,应该制定和完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建立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从生物多样性安全的角度加强边界检疫和控制,依法拦截和阻止已知的或可能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的外来种的引入。
其次是建立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在巩固已实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制度”,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扩大到一切对生物多样性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和自然资源开发项目,并开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本身的影响评价。对于拟引入的外来物种,特别是引入到一些孤立的生态系统如湖泊,不论其作何用途,必须组织包括生态学家、动植物检疫人员、环保专家等在内的专家组的充分论证,并实施实行生物多样性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度,以防盲目引种带来灾难性后果。此外还要对这些外来生物进行原因分析,从而找出它们的“弱点”,来有效控制。同时预警机制。
杨君兴说:“比如滇池上的水葫芦,现在主要是通过人工打捞来控制其繁殖,但我始终认为这是个很笨的办法,我想有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消灭这个外来物种呢?”在土著鱼保护上,如果是通过土著鱼种群数量的增加来对付外来物种,这应该是个很好的办法。他说通过人工繁育和鱼种放流等手段,增加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使物种的繁衍得以延续,将促进其种群的恢复和发展。
杨君兴有一个理想,他相信总有一天滇池的水会很清,他希望在碧蓝清澈的滇池里,一条条金线鱼在水中畅游。他说,为着这个美丽的愿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的。
发现幸存的土著鱼是兴奋的,然而杨君兴也有十分担忧的一面:他听说白邑黑龙潭一片山林已经被人买下了,十分担忧:不知是出于何目的,但对这些原生土著鱼的生存状态就十分危险了,一不小心,一个珍稀物种就有可能灭绝,将永远不能再生。他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这片土地设为自然保护区,让这些最后幸存的鱼类繁衍下去。
背景资料
“可怕”的物种入侵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均占有重要地位。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雨林、滇西北玉龙雪山、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滇中地区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等都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物种保护区之一,受到国家及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呈现3个特点。一是丰富性。云南省总面积占全国的4%,而各类物种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一半以上,药材、花卉、菌类的种类居全国之首,珍稀物种资源占了全国的67.5%,居全国第一位,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而独特,堪称世界生态类型的缩影;二是独特性。云南省也是我国特有属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拥有一大批物种子遗种、独特种和古老种;三是脆弱性。云南野生物种繁多,但数量少,分布区域狭小,遇有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很容易陷入濒危境地甚至绝灭,一旦灭绝,则永远不可能恢复。
专家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