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驯养:云南“四大名鱼”走上“复兴”之路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杨君兴听说白邑黑龙潭一片山林已经被人买下了,十分担忧:不知是出于何目的,但对这些原生土著鱼的生存状态就十分危险了,一不小心,一个珍稀物种就有可能灭绝,将永远不能再生。
“我在嵩明县白邑的黑龙潭发现了几乎已经见不到的云南土著鱼,而且是4种,这个发现让我欣喜若狂!”
在5月22日“2006年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杨君兴在演讲时兴奋起来。这个一向理智和严谨的科学家至今还激动不已,为着发现了这种几乎认为消失了的土著鱼。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个日子在云南的意义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东喜马雅地区的核心区域,是我国乃至世界的生物遗传物质的天然基因库。
然而,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正在成为当前生物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大的例子是外来鱼的引进让云南的土著鱼面临灭绝(土著鱼指一个地区土生土长、自然分布的鱼)。我们许多人就有可能不知道滇池、洱海里曾经游着多少种鱼,它们又是什么样子的。那当然不是鲤鱼或者草鱼。
此外,“臭名昭著”的水葫芦和紫茎泽兰也是我们熟悉的外来生物入侵的佐证。
因此,杨君兴的激动不是毫无来由。
目前,杨君兴正在着手这些土著鱼的人工驯养,一旦成功,对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效益都是巨大的。一个可喜的消息是,抚仙湖的抗浪白鱼目前已经驯养成功,这种鱼目前的市场售价大约是每公斤1000元。
告危的“土著鱼”
专家们在论坛上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除了生境退化、环境污染、过度捕杀等原因外,外来物种入侵是影响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来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日益增多,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陆地密布紫茎泽兰,滇池水面为水葫芦所覆盖,土著鱼类资源锐减,外来鱼类成为优势种,俨然已成为一个外来种世界。
而杨君兴他们的目标就是要保护和繁衍这些土著鱼。
在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的支持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承担了“滇池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项目。该项目对滇池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广泛的考察,专门设立对湖区水质的改善进行监测,并使用特有物种的丰富度作为评价生态系统环境质量优劣的指标之一,提供滇池水生生物适宜的繁殖地,开展公共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对湖区特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确保滇池流域特有物种的存活,从而使滇池成为一个淡水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示范点。
在云南民族村的“滇池湿地保护教育中心”,我们可以看到水生植物、软体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等,这是滇池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丰富展示。其中,最为严峻和备受老百姓关注的是土著鱼处于濒危的现状。
据介绍,过去滇池流域有土著鱼25种,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种群在滇池水体中下降。到80年代中期,这25种土著鱼基本见不到。到90年代末,科学家、当地渔民以为大部分的土著鱼已经灭绝。滇池特有的云南四大名鱼之一的金线鱼(科学名为金线),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中国淡水湖中为数不多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个现状不仅仅存在于滇池,在洱海、抚仙湖、泸沽湖等高原湖泊的土著鱼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分别产自上述湖泊的金线鱼、弓鱼、抗浪鱼、裂腹鱼等“云南四大名鱼”也无不例外地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早在2000年,云南土著鱼频频告危的报道就见诸于媒体。2004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指出,由于外来鱼种的入侵,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土著鱼正濒危,湖泊鱼类中濒危物种已占了总种数的三分之二。被列入濒危物种的数十种湖泊土著鱼,包括抚仙湖抗浪鱼、泸沽湖裂腹鱼、以及滇池旁溪流中的几种鱼类。
驯养:土著鱼的生路
在杨君兴题为“云南外来生物入侵现状与对策”的演讲中表示,洱海弓鱼、滇池金线鱼、抚仙湖的抗浪鱼等土著鱼的日渐减少,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此带来的环境等其他损失更是不可估量。
杨君兴告诉记者,3年前他在白邑黑龙潭发现的四种土著鱼分别为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