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休闲垂钓的鱼塘,日常的饲养管理与普通鱼塘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垂钓期间更需特殊管理。 1.增加放养品种 垂钓鱼塘内的鱼类应做到品种、规格多样化,既要考虑容易上钩,又要考虑充分利用水面。一般要放养在水体的上、中、下层栖息活动的多种鱼类,规格应特大、大、中、小搭配。品种包括鲢、鳙、青、草、鲤和鲫等常规鱼,还可放养一些黄颡鱼、鲶鱼、黑鱼等肉食性鱼。鲢、鳙鱼虽不易上钩,但可起到利用上层水体、净化水质的作用;肉食鱼和特大规格的鱼可消灭水体中争食、争氧的低质小野杂鱼,还可提高垂钓者的兴趣。 2.合理投喂饵料 供垂钓的鱼塘在投饵问题上,往往存在着垂钓者与饲养者之间的矛盾。其实,正常合理地投喂饲料,不仅可保证鱼体不减膘失重,还可使其增重,使垂钓者和饲养者都得益。经常有垂钓者光顾的鱼塘,在饵料品种上一般应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饵料,日投喂量较普通鱼塘适当减少(占存鱼体重的3%~5%),投饵时间以下午4~5时为好,鱼吃食八成饱后再经过一夜的消化,次日早晨便处于半饥饿状态,不会影响上钩。 3.加强饲养管理 垂钓鱼塘一般饲养密度较高,高温闷热天气池水容易缺氧而出现“浮头”现象,从而影响上钩率。因此,应注意加强日常特别是垂钓期间的饲养管理。可以在鱼塘中移植一些水花生、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也可以使用光合细菌,或者于夜间加注新水,改善水质;有条件的应配置增氧机,每天中午(避开垂钓时间)开机增氧2~3小时。垂钓期间,还要注意搞好池塘的清洁卫生和池水的消毒工作,坚持早、中、晚巡塘,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妥善处理。要及时捞除垂钓者丢弃的废弃物和被钩伤而死亡的鱼尸等,以免污染池水。同时,要掌握池塘存鱼的密度,及时补充缺鱼量,投放成鱼时应将载鱼量控制在每亩(1亩=667平方米)500千克之内。 4.重视防治鱼病 垂钓鱼塘中的鱼有一部分因脱钩而受伤,进食和抗病能力减弱,经常补充外购鱼也容易带进病原体,所以更需高度重视鱼病的防治。垂钓期间发现鱼病,应用绿色环保鱼药(如生物制剂、中草药、食盐、大蒜素等)进行防治,切勿使用毒性强、药效长、残留量大的鱼药,以免造成中毒。从邻塘移入的成鱼,在捕捞、分拣、运输时要谨慎操作,避免鱼体受伤。外购鱼一定要经严格检疫,避免带病入塘。此外,垂钓池塘发生严重病害时,要进行彻底清塘,排干池水、清除淤泥、晒塘数日,并用生石灰等药物消毒,待药物毒性消失后方可投放成鱼。专门用于垂钓的鱼塘,即使当年未有严重病害发生,冬闲时也要进行1次彻底清塘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