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渔业养殖户来说,每年农历年底的两三个月都是收获的季节。从去年11月开始,坦洲镇南沙村的养殖户中陆续有人干塘卖鱼,张桂洪(下称“老张”)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然而,一网抛下去,却让他傻了眼。他养的鲫鱼就像童话里的七个小矮人一样,喂养了七八个月,大的不到400克,小的才50-100克,根本不足秤,达不到上市规格。
为了证实老张所说的话,记者让老张随机捞了两网鱼上来过秤。
记者:看看这条最大的有多重?
老张:350克,400克不到。
记者:再看看这条最小的有多重?老张:50克。
记者:那看看这5条小的加起来有多重?
老张:500多克。
据悉,老张是去年5月份投的苗,预计到去年年底就有鱼上市。市海洋与渔业局的水产专家陈棠棠认为,鱼的这种生长速度不是很正常,一般鲫鱼在这么长时间里应该长到350-400克重,才算比较正常。
质检中发现 养鱼饲料不合格
老张喜悦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一段时间,他要么对着鱼塘发呆,要么坐在看守棚里抽闷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就在老张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一天,他突然把目光转向了撒到鱼塘里的饲料上。
老张向饲料销售商购买的饲料均是顺德永胜饲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据饲料销售商给老张的一份提货单上标明,2005年5月至12月,共向老张提供该厂生产的饲料340包,共计人民币3万多元。
老张要求和厂方一起去检测饲料,但厂方一直拖延时间,从去年11月一直拖到今年1月。饲料的保质期都差不多过了,无奈之下,老张只好自己把饲料拿到市质检局检测。
几天后,质检局的检验结论证实了老张的猜疑。厂家合格证上的标签标明粗蛋白质含量不少于35%,而检验结果是29.8%,相差5.2%。
于是,老张和饲料生产厂进行了交涉。但厂方认为,他们卖给老张4个品种的饲料,而老张只检测了其中一个,这样不足以证明鱼长不大跟饲料有关。老张随后又拿着该厂生产的其他饲料去检测。结果,4个品牌的饲料都不合格。从市质检局的质检报告显示,4种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都达不到生产厂家所标明的最低含量,分别相差5%到8%。
老张的两口池塘总面积18亩,去年5月份投苗,其中10亩放了约12万尾黄骨鱼,8亩放了约1.3万尾鲫鱼,从去年5月至去年12月,一直在使用该厂生产的饲料。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专家陈棠棠认为,蛋白质指数相差5%以上,在前期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是在苗种阶段。
去年12月,老张向中山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要求解决。由消委会出面叫厂方派人下来和饲料销售商三方调解,结果调解不成。厂方愿意赔偿1万元给老张,而老张认为自己两口塘买的饲料就有300多包,花了3万多元钱,赔付不甚合理。
事过四个月 厂方仍没有答复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恰巧碰到厂方代表前来商议此事,但是他不肯接受采访。
老张:你们从来没有向我表态。
厂方代表:有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处理好的,有话可以好好谈,多给对方一点时间。
老张:我合法的权益受到侵害,当然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这件事现在你怎么处理我都要曝光,我想通过媒体提醒一下广大养殖户。
厂方代表:我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大事化小。
老张:现在我要行动了,你才这样讲。要紧张的话,去年11月份到现在,多少个月了?
厂方代表:解决问题需要时间。
老张:要时间都不用拖得这么久。就像上次我要求你们厂方派人来和我一起去质检局检测饲料一样,你们拖到饲料快过期,也不见有人来。难道就是想等饲料过期了,质检局无法进行检测吗?你们现在怎么解释4个品牌的饲料都不合格?
厂方代表:老实讲,既然你叫了记者来采访,现在我什么都不方便讲了。
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有4个多月了,厂方仍然不愿给老张一个答复意见。老张表示,自己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事。
辛劳成泡影 老张欲索赔15万元
那么,鱼长不大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老张的鱼长不大和饲料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老张认为鱼长不大就是因为饲料的粗蛋白质指数没有达标而造成的。而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专家陈棠棠指出,鱼长不大有几种可能性,从源头说是苗种,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