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的原文收录在IFGA的官方网站中(
http://www.ifga.org/),原文详见
http://www.ifga.org/article/breeding5.htm
以下文章是节录由MidgeHill在1973年7月7日在SCGA的例行会议中所发表的论点
孔雀鱼的育种家一致认同要培育出优良的参赛级孔雀必需要由优良的亲本着手育成完整的系统,同时尽可能的将基因纯化.基因纯化后的系统在育种学上被称作”自交系”(inbreeding),所谓自交系是指以某特殊的育种方法使系统内的组成份子其遗传背景十分接近,如同兄弟姐妹或父女母子这样的关系.这种方法即所谓的自交(inbreeding)或同品系自交系间的交配(linecrossing).
而杂交(outcrossing)是则是自交的相反词,意指将两种完全不同品系(即不同的遗传背景)的鱼相互交配,许多成功的育种家即使自己经常以此法培育出优良的鱼种,但鲜少人会建议初学者作尝试,原因在于杂交所得到的结果就像俄罗斯转盘一样令人难以捉摸.要成功的进行杂交育种,首要之事便是找出两个遗传背景能兼容的品系.其实找出兼容品系的机率在孔雀鱼种之间是很高的,有时候一些好的结果经常是出于意外而非真正是由育种家精心挑选所得的.
会由杂交育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你手上现有的品系在自交育种方法中无法得到你想要的表现型,再者就是你没有其他的选择,必须以杂交法持维仅有的品系(例如在展览会上买到一对种鱼,但手上却没有相对应的品种).好在当使用杂交育种时有几种方法能够提升得到较佳结果的机率,这也是我今晚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我们将会谈到,何时是进行杂交育种的最佳时机,如何选择兼容的品系,以及如何继续在杂交完成后从子代中得到最佳的表现型.
在还没提及进行杂交育种的正当理由前,我想先指出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有许多人单纯因为好奇或一些无聊的理由去进行杂交,只要不把这些杂交后代当作商品贩售,就没有太大的关系.杂交事实上是把基因重组,并将一些遗传特性杂合在一起,因此由杂交得到的子代就其基因而这是杂合的,或称之”杂交种”(hybrid),你个人可以自己把玩这些杂交种,但不把要他们当作商品贩售,因为这些杂交后代是基因重组下偶然发生的产物,虽然这些鱼具有很完美的表现型,但它们的固定度(纯化程度)极低,不适合当作商品贩售.
回到正题,有关进行杂交育种的适当理由,以个人的经验和看法,可归纳出下列五个情形,当其中之一成立,杂交育种即可实行.
1.在一个已建立的系统中无法找到你所想要的表现型,如更大型的背鳍等,原因单纯在于这样的特性于此系统是不存在的
2.在维持一已建立系统碰到如子代体形缩小或后代数目大量减少的情形时
3.欲得到大型的参赛鱼
4.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如上述在展览会中购得的公鱼,郄没有相对应的母鱼可交配
5.培育新品种
我们将逐一讨论这五种情形,同时也会让各位知道为什么这个看似靠运气的育种方法是值得一试的.包括了如何在各种不同的杂交育种方法中固定所选择的表现型.
在第一种情形中,你必须已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系统,在此系统中郄缺少了某一个重要的表现型,此表现型无法藉自交(inbreeding)或同系统自交系间交配(linecrossing)得到.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手上有一个红色的系统,但色泽总是没有别人的亮丽.研究孔雀鱼基因的Larr教授已发现有大约4—5个不同的基因控制红色的表现,如果你的红色系统自始以来就是缺少了其中某一个或两个基因,就可以试着以杂交的方式重新引入这些基因,以增加系统中红色的表现.
或是以作出大型的背鳍为例,你可以依传统自交的方法,经过好几个世代细心地选种,也许可以得到大型鳍的个体,不过也可以利用杂交育种,快速引入大型背鳍的基因,在短时间内完成育种.
当然,在引入系统外的基因同时,系统本身的优良性状也必需保留着,因此你必需持续维持原本的系统,否则原系统的特性将会消失不见.
在进行杂交育种时要选择什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