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南宋诗人范成大笔下的松江鲈鱼有望从遥想回到现实,物种的复壮令人兴奋。
撰稿/梅璎迪(记者)
陈留山站在船舷边,拉起了这天的第三网鱼。阳光照耀下,一条全身赤黑,鳃膜隐隐泛现朱红的怪鱼分外抢眼。陈留山走近一瞧,鱼身虽小却怪诞无比:前部平扁,尾部侧扁,全身通体无鳞,却有皮质粒状突起。更让他讶异的是,这条怪鱼居然有四片鳃!
那是2000年8月胶东半岛一个炽热的午后。村民陈留山不知道,他发现的就是有着“江南第一名鱼”美誉的松江鲈鱼,史称“四鳃鲈”。
在绝迹上海30多年后,松江鲈鱼只在全国沿海地带偶有发现。人们只能从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回味这一珍馐。
消失的美味
《后汉书》载,曹操摆酒大宴宾客,异人左慈站于庭前,问曹操山珍海味可有缺憾。曹操眉心一展,随口说要吃龙肝做的汤羹,左慈取来墨笔画龙于墙上,袍袖一拂,龙腹自开,提出龙肝一副,鲜血尚流。少顷,奴婢端上一道鱼,左慈说道,吃鱼必是松江鲈鱼味美,曹操暗忖:松江距此千里之隔,如何可得?左慈遂垂钓于堂下鱼池,顷刻间数十尾大鲈鱼蹦跃而出,放于殿上。曹操暗语原来池中就有鲈鱼,左慈听罢,说道:“天下鲈鱼都只有两腮,唯独松江鲈鱼有四鳃。”众人围来一看,果然是奇异无比的四鳃鲈鱼,当场烹煮,一时鲜香倾倒四座。
松江河道纵横、塘泾交错。在《松江府志》中记载,松江鲈鱼原先生长在松江县城西的长桥一带。由于河道年久失修,逐渐淤塞,鲈鱼便迁往西首秀野桥下。黄浦江来潮时,多条支流汇冲,此处流急漩多,潮涌互补,就使肥物麋集、鱼虾相会,成了松江鲈鱼的“美食府”。到上世纪60年代前,松江鲈鱼仍有较高产量,《上海鱼类志》中记录60年代上海松江一个渔汛即可捕获5000公斤以上。当时的寻常人家西风起时买条松江鲈鱼一饱口福是件平常事。
20世纪80年代前,松江有河道3905条段,长度2640.5公里,水面率(河流水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2%。90年代末调查统计,河道缩减到1482条段,长度1939.38公里,水面率下降为7%,局部地区只有5%,松江鲈鱼生存的自然环境一步步消失了。
河道大幅缩减,水生动物也在污染的河道中日趋减少,松江鲈鱼食物链下游的小鱼小虾数量急剧收缩,生存资源锐减。1982年松江拥有鱼类51种,比1976年前减少10种,比1960年前减少25种。
其后,由于抗洪挡潮的需要,河口建闸控制,两岸驳岸耸立,影响了自然的水系环境,松江鲈鱼洄游路线受阻。每年4月下旬到6月下旬是松江鲈鱼的苗汛旺发期,鱼苗随潮而来。在平潮前2个多小时,鱼苗就集中在水闸闸门外的堤岸边。由于正值大潮期间,黄浦江沿江闸门紧闭挡潮,鱼苗进不了内河。大致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人们就再也无法在松江野外寻得松江鲈鱼的踪影了。
再见四鳃鲈鱼
松江鲈鱼,长相奇特,习性怪异,多年来一直为学界关注。复旦大学自1955年开始,对松江鲈鱼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研究。1999年,王金秋博士成为第三代松江鲈鱼项目科研领头人。
上任第一天,有人就临头给了她一盆冷水:松江鲈鱼已经在上海绝迹,研究无法继续进行。没有活体样本,就不能获得研究数据。当时全国多家科研单位都曾寻访过松江鲈鱼踪迹,却始终未得音信。
复旦大学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再进行一次松江鲈鱼寻访。一年筹备后,2000年暑假,近40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7支寻访组分赴史上记载曾有松江鲈鱼出没的全国7个省份。带着资料图片,寻访组北上辽宁,南下福建,踏访路途数千公里。
第一天,去江苏盐城寻访的大学生队伍里就传来了好消息。在当地一所学校宣传松江鲈鱼时,一个孩子突然指着大学生带去的照片说:这不就是我们的四鳃鲈么。一句话顿时让寻访队员激动不已,一边长途电话拨到王金秋的手机上,一边就催促着孩子出发上路。然而,探访水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