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还会刻意留下数百尾品相好的鱼苗,一部分作为明年的种鱼,另一部分养至50厘米以上后参加各类鉴赏拍卖会,通过拍卖会,才能炒出一个高价。
经销商为了使锦鲤的身价更高,通常会在每年的5月-10月间,给锦鲤喂食添加过色素的饲料,使锦鲤的颜色更加光亮、鲜艳。这几年从国外进口的高级添加剂品种很多,有些饲料能使锦鲤身上的色斑发生变化,比如使鱼头和鱼体的红斑断开,这样的锦鲤往往能翻价数倍。
学者眼中的“锦鲤热”
冯晓宇这样评价眼下的这股锦鲤热:“这两年国内的锦鲤发烧友越来越多是真,但这些天价鱼是否真的有人买却让人怀疑,不排除有些商家之间在相互炒作。”据一位不愿意说出姓名的锦鲤经销商透露,那些售价数万元的鱼大多数都是在几个熟人手中转来转去,价格也随之越来越高。
在学者眼里,炒锦鲤的现象和20多年前国内长春等地出现的君子兰投资热有着颇多类似之处,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一株的君子兰曾让不少国人一夜暴富,但当大量投资者涌入之后,君子兰的价格泡沫最终被挤破。而在17世纪30年代,荷兰等国家也曾掀起过“郁金香狂潮”,身价一度翻了20倍的郁金香球茎,最后也只等同于一只普通的洋葱头。
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叶航说:“炒锦鲤现在已经是一种非理性的现象,很大一部分人购买锦鲤并不是为了观赏,而是希望有人会出更高的价钱将其买走。这实际上是一种投机心理,大家在争相哄炒的同时,对这尾鱼最终能卖出多少钱却都心里没底。短则半年一年、长则两三年,锦鲤的身价可能就会回到一个相对理性的价位。”
“打个比方,如果你觉得上万元的锦鲤太贵了,肯定会选择一种更便宜的、却同样漂亮的宠物来养。”叶航说,“因为锦鲤不是稀缺物种,没有足够的科研价值;同时,它的营养价值也不高。”作为观赏鱼的一种,锦鲤的价格应该由其所具备的审美价值所决定,而人们对审美价值的评判是多元化的,是主观性的。理性的消费者只要觉得价格高出了自己的心理预期,就有可能会选择其他物品来满足自己追求美的欲望。
■附件
什么是锦鲤:锦鲤其实是鲤鱼经过人为选育之后形成的一种观赏鱼类,最早在日本培育而成,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国的锦鲤都保留了其日本名称,共有13大类,上百个色系。
品鉴锦鲤有三个标准,色泽、体形、姿态。鱼体越大、色泽越纯正、姿态越优雅的锦鲤身价最高。在国内,由于大部分锦鲤爱好者的饲养条件有限,通常只能养到30-50厘米,因此大部分锦鲤都以色泽为最主要的品鉴标准。
比如在国内最为畅销的红白、大正、昭和三类锦鲤,红白要求鱼体只有红、白两种颜色,而大正、昭和要求鱼体只有红、黑、白三种颜色,两者的区别在于昭和的鱼头长有黑斑,大正的黑斑则只能长在鱼体上。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