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扬子行动”特派记者昨奔赴山东调查多宝鱼事件,之所以将山东威海选作此次追踪“多宝鱼事件”的目的地,因为那里是14年前,多宝鱼从英国“游”到中国的首站。从1992年育苗引进成功到如今每年创造20亿元的市场价值,这个产业链条的源头就是威海,而这条小小的鱼,在威海无疑正牵动着成千上万人的生计与命运。
山东人不吃多宝鱼?
在威海打了好几次出租车,每每向司机问起“多宝鱼”,得到的总是一脸茫然和一声“没听说过”。甚至在记者接连把“蝴蝶鱼”、“大菱鲆”等若干学名道出后,一位司机毕师傅还十分肯定地说,“你一定是记错了,我在海边生活了几十年,只要是海鱼,没吃过总听过,绝对没有你说的这种鱼。”——是碰巧遇上的都不吃多宝鱼,还是当地人根本就很少吃?记者有些疑惑。
威海的水产品市场呈长条状,因为采访时间是下午,市场里有些冷清,摊主们大都三三两两地打着扑克。找遍整个海货区,只在三家摊位上看到了多宝鱼出售,还只是一两条冷冻保存着的死鱼。“放了两天了,冰块换了好几次,都10块一斤了,还没有人买,今天再卖不出去,只能扔了。”很显然,多宝鱼并非这位摊主老费的主业,两三斤的浪费是不会让他觉得可惜的。
戴着眼镜、28岁却已经卖了6年鱼的当地人胡国潮没有打牌,“在网上多少听说了一些”的他很乐意给记者解释关于“当地人不吃多宝鱼”的疑惑。“其实不像有些人说的,大菱鲆下药太多,咱们山东人不敢吃。”胡国潮说,“那种鱼兴起来没多久,也就五六年时间,价格虽说近来降了不少,但里面的利润还是很高。另外,这种鱼在海里是打不到的,所以一般是直接从养殖场批量卖到外地,渠道相对固定,价格也能上去。本地人吃鱼主要还是青鱼、鸦片鱼等常见鱼,所以除了一些小养殖户自己设的摊子,很少有人在本地零售市场上卖大菱鲆的。”
养的鱼自己不敢吃
听胡国潮说威海西边的北海那边,有成片的海产品养殖场,记者于是乘车直奔北海。下了高速右拐,入眼第一家便是上海调查组刚刚检查过的北海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不得不承认,无论从规模还是规范上看,这家号称威海最大多宝鱼养殖基地之一的企业都确有可取之处。在该公司办公室吴主任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那里的多宝鱼养殖大棚。海水井水不断循环加上大棚自身的温度调控功能,可以使多宝鱼生长环境的温度维持在20℃以下,更不要说还有应急用的升温锅炉和制冷设备。指着墙上的一张用药标准,吴主任告诉记者,“我可以拍胸脯说,咱们山东80%到90%的多宝鱼养殖企业是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的,你想,只要有足够的井水资源,再加一些耗费不多的设备,完全可以换来较高的养殖成活率,又何必冒险多用药、用禁药?”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山东的多宝鱼养殖行业这锅汤里,是否像吴主任所说,只有一颗或几颗“老鼠屎”呢?在北海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西边不远处,是当地另一家水产养殖基地——威海第一水产养殖场。根据一位自称工作人员的男子罗某的说法,“这里以贝类养殖为主,没有多宝鱼。”然而就在记者转身欲走的时候,却意外遇到了几个当地或外地的水产养殖户,在得知记者身份后,他们表示有话说。
一位莱州老板的第一句话便有“轰动效果”:多宝鱼养殖太乱,药下得太猛,出事是迟早的。而他下面的话则解释了为什么直到最后,他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名字。“我自己就养了一个棚,从来只卖不吃,我不敢吃。”看着记者一脸疑惑,他说,“你别在心里骂我,第一,我们小养殖场资金不够,养一批赚一批的钱,用药是最节省成本的,也是最适合我们短期养殖的。第二,同样一平方米水域,别人靠下猛药能养40条,我如果不下药或者药下少了,就能养20条,谁能甘心?”这位老板还熟练地报出一连串药名,违禁药品“雌激素”赫然在内。“政府抽检?买药难?很多事不是1+1=2这么简单的。”
“老卢,不要瞎说。”另外一位文登老板林成佳打断了这位被称作老卢的莱州人的滔滔不绝,“其实我和老卢都已经很久不养多宝鱼了,现在这行难做,赚的钱越来越少了。他刚刚说的,在哪里都能看到,但少。其实多宝鱼这次出事,最应该做的是抬高这个行业的准入门槛,现在谁拉扯几个大棚都能养这个养那个,有证没证、胡不胡来谁知道,再这样发展下去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