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霞美镇地处外海湾,有淡水溪流入滩涂,这里生产的牡蛎个大、肉白,味道特别鲜美,当然霞美的牡蛎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早在清朝地方志书就有记载用破瓦缸、乱石头养牡蛎的史实,但随着海洋水质的污染、滩涂的破坏,如今天然牡蛎产量日益减少,当地兴起了浅水人工养殖。日前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浅水人工养殖后牡蛎产量是上去了,但牡蛎的口味不如原来的鲜美了。
【历史】
一榔头撬十几斤牡蛎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霞美牡蛎”的主产地漳州市漳浦县霞美镇北江村,一进村记者便闻到阵阵的海腥味,各村民院子里以及道路两侧都是堆积如山的牡蛎壳,还有不少渔民在自家门前熟稔地撬牡蛎。
据介绍,霞美镇坐落于外海湾,附近的滩涂肥沃、水质好,同时小镇附近有不少小溪的淡水流入滩涂、海域,这样“半咸半淡”的海水生长出的牡蛎个大、肉质肥嫩。为此,“霞美牡蛎”也被评为福建名牌产品。
在霞美,如果向当地村民打探牡蛎的历史,当地村民的回答肯定是,“很早以前就有了”。当地60多岁的渔民林大伯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里的牡蛎非常多,渔船出海到有岩石的地方,都能发现布满牡蛎,一个榔头敲下去,能撬起十几斤的牡蛎。
当地村民介绍,到80年代后,村民开始将条石插到海边滩涂上,每年4月份、10月份水温15摄氏度左右时,天然牡蛎开始产卵,幼苗开始附在石头上,几个月后,石头上就布满牡蛎也可以收成了,这是天然养殖的牡蛎。当初由于水质好亩产量超过500公斤。
【现状】
天然养殖产量减一大半
当地不少村民回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里的海域受污染,同时,附近不少渔民在海湾附近围起养殖基地进行水产养殖。养殖前,养殖户将基地的水排出,撒上含毒成分的药水进行灭菌,之后,灌上水将药水排到滩涂上;另外,养殖户为灭水产“天敌”使用剧毒农药,也恶化了附近的滩涂。滩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牡蛎的产量,条石养殖已由原来的亩产量500多公斤减少到150~200公斤。
之后,村民们逐渐改“条石养殖”为“浅海吊养”,即将牡蛎壳用绳子串起来,送去人工育苗,后将育苗完的牡蛎壳串在绳子上,拴在泡沫“浮萍”上放进浅海养殖,“浅海吊养”的亩产量达3吨。
在北江村的海滩边,记者看见海面上漂浮着很多白色的泡沫“浮萍”,养殖户们开着一条条渔船在近海海面上加紧采收牡蛎,一辆辆大卡车则候在一旁,等着装运一袋袋新鲜牡蛎。据介绍,这些货将被运到厦门、漳州和泉州等地的机场、港口、码头,也有部分被运往省外市场。
漳浦海洋与渔业局郑志坚站长表示,目前霞美的牡蛎养殖面积达1413公顷,年产3000多吨。这里每天通过海运、空运等渠道,发往港澳台地区的“霞美牡蛎”数量,由早年的每天4吨左右增加至近10吨。
【价格】
每斤10元跌到3元
“现在牡蛎产量大了,但口味却不如从前了”,霞美镇林大伯的儿子林进告诉记者,“小时候最期盼的是吃‘牡蛎煎’,以前的牡蛎个大、并且清香滑嫩,所以以前一斤牡蛎的价格也高达近10元,在当时能吃上一顿‘牡蛎煎’是件奢侈的事;现在人工养殖的牡蛎多了,牡蛎在霞美本地一斤才卖3元。”
谈到牡蛎口味的悄然转变,漳州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一位吴姓工作人员表示,霞美天然的牡蛎种类多为褶牡蛎,而人工养殖的牡蛎品种多为太平洋牡蛎,因为太平洋牡蛎产量高、体型大、适应性强、生长快,养殖太平洋牡蛎风险小,当地的养殖户多选择这个品种进行人工养殖,但是太平洋品种牡蛎的口味、品质却不如霞美当地的褶牡蛎。
【出路】
严控添加饲料返璞归真养殖
漳浦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当地水产养殖户增多,不少养殖户为加快水产品快速生长投入的饵料过多,残饵污染水质,影响水体质量,在这种环境养出来的牡蛎口味必将受影响。同时,以产量为目标的“产量型”生产方式,必将忽略产品的品质。
该负责人表示,水产品的养殖只有从水体质量、养殖品种、养殖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建议严格控制其他水产的饲料添加剂的用量、规范渔药使用,以达到优化水质的目的,同时不能盲目追求产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口味与养殖环境上“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