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法罗群岛的鲑鱼肉最为危险,食用时应该避免超出1个月1餐。
实验结果表明,野生鲑鱼家族成员“血统”亦“不纯”。
尽管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环境学家海特与其研究小组对养殖鲑鱼分析后,得出了一个看似欢欣鼓舞的结论,即在多数情况下,如果每月进食一次200克以上的养殖鲑鱼,致癌的危险就会很大,而每月进食野生鲑鱼超过16000克才会具有致癌危险。
但是,5月12日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一份新调查报告又重新给喜食鲑鱼的人们头上浇了盆凉水。根据这份针对挪威鲑鱼出口的报告显示,挪威2004年出口近海捕捞鲑鱼42.4万吨,其中1/4是从人工养殖场逃窜出来的“逃亡者”,并且每年的大风暴竟能帮助40%的养殖鲑鱼“胜利大逃亡”,而半数大西洋鲑又都诞生于挪威境内的河流。
不仅如此,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的一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鲑鱼和野生鲑鱼交配后所产的后代通常比较软弱无力,抗病能力有明显下降。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全球海洋项目主管西蒙·克里普斯先生说:“从挪威的鲑鱼养殖场中逃跑的鲑鱼威胁着全球范围内自然海域里的野生鲑鱼种
群。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躺在超市里的那些贴着野生鲑鱼标签的家伙们是不是‘血统纯正’?”
专家分析,大多对鲑鱼的食用仍持肯定态度。
众所周知,均衡与多样化的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人们会不会因为树叶上有害虫而放弃整片森林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营养学家克里斯廷·格布斯塔特博士表示,如果每一种食物都能精确地用科学试验数据来评估,那么很可能吃鱼肉有化学物质残留问题、吃牛肉会担心疯牛病、吃猪肉担忧口蹄疫、吃鸡肉又怕禽流感……在医药学家的菜单上,可能什么美食都会被一一除名!鲑鱼养殖业者也认为,大多数研究成果还是对鲑鱼的食用持肯定态度,那些完全忽略食用鲑鱼有益人体健康的建议似有蓄意误导消费者之嫌。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劳伦斯教授则建议,到达生育年龄的妇女为了安全最好不要食用含致癌物过高的鲑鱼,以免造成还未出生的胎儿脑部受损。对于中年人,养殖鲑鱼依然是一项很好的食物选择,因为富含油脂的鱼类可减低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对于人类而言,只有改善鲑鱼养殖环境和技术工业污染才是治本之道。
■ 背景知识 鲑鱼的种类及习性 鲑鱼是所有三纹鱼、鳟鱼和鲑鱼的统称。科学家通过对古化石的研究表明,鲑鱼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经生存在地球上了。在泥盆纪时期,无骨鱼经进化逐渐演变成有骨鱼。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共发现鲑鱼有11个系列66个品种。
世界上真正的鲑鱼只有5种,这5种鲑鱼分别是北极鲑、
七彩鲑、多丽鲑、雷克鲑和牛头鲑。鲑鱼上下嘴边无牙,只在口腔中部有少量小牙,体形细长如潜水艇状,其身上的花点多为白色、灰色、黄色、橘红色和鲜红色。在其腹部的鳍、翅及尾部下沿儿都有一条白色条纹边,非常美观。在自然环境下,鲑鱼在秋季产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