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鲤科鱼类的下咽齿及齿式
咽齿
鲤科鱼类第五对鳃弓的角鳃骨特别扩大,特称为咽骨或下咽骨,上生牙齿,即为咽齿,也称下咽齿。与基枕骨下的角质垫(咽磨)形成咀嚼面,其形态、数目、排列状态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齿式
表示齿的数目、排列方式的式子。鲤鱼的齿式为1.1.3/3.1.1,这个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第五鳃弓上各有三列齿,其外列,中列都是1个,内列都是3个。草鱼的齿式为2.5/4.2,这个式表示左右两边第五对鳃弓口各有两列齿,左边鳃弓外列是2个,内列5个,右边鳃弓外列为2个,内列为4个。鲢、鳙的齿式均为4/4。
鲤科鱼类的咽齿
舌——鱼类的舌一般比较原始,位于口腔底部,没有弹性,不能活动,肌肉不发达,仅为基舌骨向口腔前部突出,外复以粘膜而成。
·形状
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三角形、亚三角形、半椭圆形和长方形。
·功能
鱼舌上分布有味蕾,对味觉有一定的功用;此外,舌上有齿的鱼可依靠舌的活动,帮助将食物推向食道。
几种鱼的舌
鳃耙——一般每一鳃弓长有内外两列鳃耙,其中以第一鳃弓外鳃耙最长。鳃耙是鱼类的一种滤食器官,亦有保护鳃丝的作用。
硬骨鱼类的鳃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无鳃耙
如鳗鲡科、海鳗科、康吉鳗科、海龙科、烟管鱼科、颌针鱼科、鲟科等。
·有鳃耙痕迹
如鰕虎鱼科、鳅科、六线鱼科、鲽科等。
·鳃耙很长
如鲱科、银汉鱼科。
·鳃耙变异
鳃耙呈簇状刺如乌鳢;鳃耙呈叉状,如蓝子鱼;叉状鳃耙间有簇状刺,如带鱼;鳃耙连成呈海绵状,如鲢、鳙。
形状跟食性有密切关系:
·以小型食物为食的鱼类,鳃耙多细长、致密,用以滤取小型食物;
·吃大型食物的鱼类,鳃耙粗短、稀疏,表面粗糙不平,有协助抓牢猎物,并逐渐将其送入食道的作用;
·还有一系列处在二者之间的中间类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