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文学家张翰“因见
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乡。这就是《晋书》中记载的“秋思莼鲈”的典故,自此之后便有了成语“莼鲈之思”。这里的“鲈”便是上海的松江鲈鱼。
几代人潜心研究
据复旦大学松江鲈鱼研究课题组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王的金秋老师介绍,在前几代复旦人潜心研究基础之上,“松江鲈鱼人工育苗、培育的实验室技术”已经成熟,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生产。有着“江南第一名鱼”之誉的松江鲈鱼在上海野外绝迹了近20年后,今年有望回到沪上市民的餐桌。
复旦大学自1955年便开始进行松江鲈鱼的人工训育技术研究,1999年,王金秋作为该项研究的第三代进入研究组,承接了这一研究命题。刚接受课题之初,王金秋犯愁了,虽然复旦大学对松江鲈鱼的研究历经近半世纪,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随着环境污染、水质下降、河道变迁,松江鲈鱼渐渐开始减少,到了1999年,松江鲈鱼基本上在上海绝迹,在全国也难觅其踪影。“没有研究主体松江鲈鱼,怎么研究?”
全国各地找种鱼
“找种鱼”成了当务之急,2000年,王金秋在学院支持下,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号召、动员本院学生加入寻找“松江鲈鱼”的队伍中,一共组织了7个小组分赴全国沿海地进行寻找。经过一个暑假的奔波,在山东和辽宁的小组终于找到了这种身形古怪、长有“四鳃”的鱼。
第一批来自辽宁鸭绿江的种鱼被小心翼翼地运回了上海。在长兴岛上设立的育苗场内,王金秋带领科研组开始了小心饲养着这群“得来不易的”鱼。
新技术获得专利
自然环境中,松江鲈鱼每年春节在近海里产卵,孵化出的鱼苗不断由海至河,上溯至纯淡水区,到每年10月左右时,再原路返回并发育成熟,游到大海“待产”。一个对水质和环境要求高、需要回游的鱼如何在人工环境中成长、繁育,这对研究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在人工培育时必须通过水体盐度、温度等细微调节变化,精确模拟出这条小鱼“成长路线”。在不断摸索试验之下,王金秋管理下的鱼苗场现在已产出16万尾水花鱼苗。2005年,“松江鲈鱼水花鱼苗生产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人工繁殖供食用
专家指出,由于松江鲈鱼数量稀少,我国上世纪80年代将其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不过,根据有关法规,该类品种经两代人工繁育后,可供食用。
如今,王金秋带领几个学生一起创业成立了“上海四鳃鲈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并陆续成立了复旦大学松江鲈鱼项目组上海青浦驯养繁育基地、复旦大学松江鲈鱼项目组山东文登埠口救护站等,将松江鲈鱼人工训育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同时,还保护了这一珍稀鱼类。
王金秋说,相信不仅的将来,沪上乃至全国的餐桌上,松江鲈鱼这道名菜将会再次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