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保护,就是在豚类集中的地方建保护区,减少人为干扰;二是迁地保护,把豚类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三是人工繁殖。对江豚保护而言,这三条线路需要并行实施。
记者了解到,2005年,我省已在东洞庭湖成立江豚保护区,但遗憾的是,这个保护区只是个“纸上的保护区”,没有机构,也没有专职人员。而在湖北,已有两个豚类国家级保护区,一个在石首天鹅洲,一个在洪湖。
“洞庭湖的江豚比例占到长江中下游的10%%以上,但湖南对江豚还没有开展实质性的保护。”WWF长沙办公室项目官员韦宝玉痛心地说。
有消息表明,因为数量锐减,江豚马上将由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目前农业部已经向国务院汇报,正在等待批复。
“我很不希望它成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韦宝玉闷闷地说。因为这意味着江豚正在慢慢远去。
□相关链接
洞庭湖是白鳍豚故乡
为什么说洞庭湖是白鳍豚的故乡?王丁告诉记者,白鳍豚的模式标本(物种定名的第一个标本)就是在洞庭湖发现的,即从科学意义上第一次发现了白鳍豚。当时是20世纪初,1914年,一美国传教士的儿子霍依在洞庭湖游玩时,用枪打死了一头奇怪的水生动物,他把这个生物运回到美国鉴定,发现是豚的一个新种,定名为白鳍豚。
张翼飞补充介绍,受伤的白鳍豚“淇淇”也是在洞庭湖湖口发现的,后经中科院水生所救治成活。所以,全球最早发现和唯一一头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鳍豚都是在洞庭湖发现的。
白鳍豚“淇淇”的故事
1980年1月11日,白鳍豚“淇淇”搁浅在长江城陵矶江段,头部有2个伤洞,伤势严重。中科院水生所得到这一消息后,连夜将“淇淇”接到武汉。由于受伤严重,“淇淇”已是奄奄一息,经过4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淇淇”被救治成功。“淇淇”的到来给当时的白鳍豚研究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从此开创了我国乃至世界白鳍豚人工饲养的历史。
2002年7月14日8时25分,世界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高寿自然辞世,享年25岁。王丁评价,“淇淇”是中国保护白鳍豚的一面重要旗帜,为白鳍豚的保护和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王丁说,一方面,“淇淇”是幸运的,在中科院水生所衣食无忧,直到自然死去。但另一方面,淇淇非常孤独,它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离开了母体长江,离开了同类,在人工饲养下生活了一辈子。
□背景
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
2006长江淡水豚类考察活动是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瑞士等6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考察队沿江寻找白鳍豚和长江江豚踪迹。
这次考察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和瑞士白鳍豚保护基金会联合组织,得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瑞士水科学研究所(EAWAG)等多个机构和组织的鼎力支持。
考察组自2006年11月6日从武汉启程,搭乘两艘大型机动船即中国科学院“科考1号”和洪湖保护区的渔政监测船,对宜昌至上海的长江中下游的干流江段淡水豚状况进行了往返监测,并沿江采集了水样进行分析,实际考察里程近3400公里。
□他山之石
湖北江豚保护
2004年6月以来,WWF-汇丰银行长江项目在湖北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开展长江故道湿地的抢救性保护、恢复故道与长江的季节性联系、帮助故道的渔民和农民发展环境友好的替代生计,以改变人豚争鱼的局面、推动黑瓦屋故道湿地的保护以扩大豚类栖息地等工作,使这里成为白鳍豚和江豚迁地保护最理想的地区。同时,WWF与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设立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小额基金,已成功推动长江中下游的6个豚类保护区之间的合作,这为建立长江流域豚类保护区网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者:唐婷)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