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在海口举行的南海海区渔业船舶搜救研讨会上获悉,渔业船舶已成为中国海上事故多发的船舶种类之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官员透露,六大因素导致渔船海上救助成功率偏低。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至九月份,发生海上险情一千一百四十起,其中渔船险情三百三十八起起,占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二00五年全国遇险渔民人数二千四百二十五人,获救二千零二十一人,获救成功率百分之八十三点三,而去年全国海上救助成功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点三,遇险渔民的救助成功率低于海上搜救成功率。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主任翟久刚认为,中国总体搜救能力尚不强、渔船自身存在诸多问题,是遇险渔业船舶救助成功率较低的原因。一是海上气象条件变化无常,渔民缺乏及时获取气象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二是部分渔业船舶破旧,船体老化严重,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三是新的用工方式出现,许多内陆农民工未经过培训就参加海上捕捞作业;四是渔业船舶配备的通讯设备不能满足远海作业时报警需要,通信联络不畅通延误了报警和救助;五是渔业船舶跨区域、跨境作业,不熟悉当地情况,发生险情后得不到及时救助;六是渔业船舶的船员在救助船到达时不愿脱离遇险船延误了最佳救助时机。
翟久刚提出四点建议提高渔船搜救效率:改善国内渔业船舶通讯设备;建立渔业船舶险情报告评估体系,减少误报险情发生的频次;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渔业船舶超载、非法载客以及私自从事非渔业活动进行整治,避免险情发生;地方政府重视渔业船舶越境捕鱼行为,避免国内渔船脱离中国搜救中心的搜救责任区域。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