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虹鳟优良品系选育技术研究”、“哲罗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优质冷水性鱼类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和“细鳞鱼驯化养殖及繁殖生物学研究”等4个项目在哈尔滨通过了有关专家的现场验收。
这4个项目均属于冷水性鱼类良种选育和优质土著鱼类开发利用范畴。采用育种复合技术选育适合冷水水域养殖的当家品种作为我国冷水水域生产的更新换代品种,不断地从我国北方地区特有名优土著鱼类中培育出品质、经济性状优良养殖品种,对我国北方地区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虹鳟优良品系选育技术研究”,经过课题组三年的选育,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培育出选育系F1后备亲鱼2080尾,平均体长28cm,平均体重506g;在51个选育系中,有6个系的生长速度与渤海品系相比提高了11.66%~35.30%。对五个品系亲本(各15组)进行了可数可量形状的测量并标记,初步建立各个品系繁殖亲本的系谱档案数据库,建立了87个个体选育系,17个混合选育系,9个自繁系。对个体选育系、群体选育系、自繁系的后代生存力(繁殖力、受精率、发眼率、生长等)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并建立了选育系及亲本的表型值以及环境因子SAS数据库;采用独立淘汰法对各个选育系和自繁系的生长性能分析,完成了7200尾鱼的第一批次的标记,进行了基础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建立了一套数据读写系统。
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哲罗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项目培育成哲罗鱼亲鱼627尾,其中野生幼鱼驯养成熟亲鱼174尾,体长75cm~103cm,体重8kg~17kg;人工繁殖5龄F1代亲鱼453尾,体长77cm~86cm,体重5.3kg~7.8kg;培育2至4龄后备亲鱼9000尾。项目执行期内共生产哲罗鱼苗51万尾,其中2006年产卵48万粒,获得发眼卵41万粒,发眼率76%~94%,平均85.4%,出苗36万尾,从发眼卵到破膜期间的孵化率为87.8%。
“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专项资金“优质冷水性鱼类健康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经过三年的示范推广,项目总计培育虹鳟雌亲鱼4455尾,后备亲鱼1000尾;伪雄亲鱼201尾,伪雄后备亲鱼1722尾,伪雄苗种659尾。目前保存虹鳟雌亲鱼4357尾,伪雄后备亲鱼500尾。项目执行期内共生产发眼卵1040.8万粒(其中全雌三倍体102.2万粒)。其中2004至2005年度生产优质虹鳟发眼卵447万粒(其中全雌三倍体发眼卵23.5万粒);2005至2006年度生产优质虹鳟发眼卵593.8万粒(其中全雌三倍体发眼卵78.7万粒)。
水科院基金项目“细鳞鱼驯化养殖及繁殖生物学研究”,经过4年的研究,完成了细鳞鱼基础生物学、生境及生态习性等基础研究,对采捕野生细鳞鱼进行人工繁殖、颗粒饲料驯化养殖、鱼苗进行强化培育,经过强化培育的细鳞鱼进行全人工繁殖,获得全人工繁殖的细鳞鱼F1代;2003年至2006年累计获得野生和全人工繁殖细鳞鱼苗近8万余尾,培育后备亲鱼1000余尾。
上述4个项目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对于提高我国水产养殖良种的覆盖率,解决困扰我国水产养殖业良种少、病害多的老大难问题,对于提高水产品的技术含量,使养殖业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对落实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国家基本政策,有直接的促进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