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0.54
16.0-16.2
48
1.8
96
1.8
1.3
15-18
24
25.70
0.79
27.5-29
48
16.22
96
7.94
2.敌百虫的合理应用
2.1寄生虫抗药性及应对措施
2.1.1寄生虫对敌百虫的抗药性
由于长期、反复使用敌百虫,大多数寄生虫已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是由于施用药物后,病虫种群中的不敏感个体在中毒后只发生麻痹,会复苏过来并继续生存、繁殖,其所繁殖的后代基本上也是不敏感的,因而使不敏感的个体逐渐形成优势而产生不敏感的种群,即称抗药性种群。抗药性种群的形成也就意味着该病虫已产生抗药性,使施药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对于一年内发生多世代的病虫,如中华鳋、锚头鳋、指环虫、三代虫等表现尤为明显。对此也有人试着采用加大剂量或增加施药率的办法解决。由于鱼类对敌百虫的反应较弱,草、鲢、鲤鱼96小时敌百虫半致死浓度为80, 79, 146毫克/升。因此即使大剂量(1- 2毫克/升)使用敌百虫也不会使养殖鱼类死亡。近年来防治寄生虫性鱼病均采用含90%以上的敌百虫晶体,比60年代用2.5%粉剂敌百虫的实用有效量增加了20多倍,有的已超过30多倍,但是也只能得到短暂的效果,而且药量必须逐步增加,否则无效。这样的施药结果,使病虫的残存不敏感个体数量减少了,但这些个体的耐药力更强。它们繁殖的后代所形成的群体具有更强的抗药性,最终使该药物无效。
2.1.2应对措施
为了减少和避免寄生虫对敌百虫抗性的产生,提高敌百虫在安全浓度范围内的使用效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轮换用药 防治寄生虫性鱼病,不要长期单用敌百虫一种药物,以便切断病原体抗药性种群的形成。
(2)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不仅能起到兼治病虫害、增加药效、降低成本,并且还有明显克服和抑制抗药性发展的作用。如:90%晶体敌百虫和硫酸亚铁合剂(0.5:0.2)0.25ppm防治鲢中华鳋与鲺的并发;90%晶体敌百虫和面碱合剂(1:0.6) 0.25ppm可杀灭三代虫、指环虫。
(3)对敌百虫进行增效 为增强敌百虫的药效,降低寄生虫对其抗药性,除严格掌握对症用药和认真用药外,合理配伍增效剂也是提高疗效的途径之一。姜礼燔等(1996)就分别在无锡、常州、顺德、洛阳、吉林市等一些渔区采用PHC增效过的敌百虫进行了寄生虫性鱼病的防治,取得良好的中试效果。
2.2敌百虫的合理应用
在鱼病防治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敌百虫,是渔业生产中普遍关心的问题。敌百虫的合理使用主要注意如下几点。
(1)使用敌百虫防治寄生虫性鱼病,应依病原体对象及水质pH值不同而适当调整施药量,在水体pH值为6.5-7时可略增加施药量,pH值在8-9时可减少用药量。
(2)为提高鱼病防治效果,减少抗药性,应轮换使用药物。
(3)施用敌百虫时,不得加入碱性物质或使用碱水洗涤,以防止形成毒性更大的甲氧基二氯乙烯磷酸物质,避免畜类及鱼类中毒。
(4)敌百虫原药带酸性,洒药时最好不用金属容器,以免腐蚀;如用金属喷雾器,使用后,必须及时用清水洗净。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