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柱形病
1、症状病鱼行动迟钝,食欲减退,常见于头部和背部的皮肤及鳃上,但也可发生于鱼体其他部位。初时为隆起的白色斑块,周围有红色充血区,不久即发展成出血性溃疡,上覆菌细胞和坏死组织形成的基质。鳃部损害往往更大,鳃丝肿胀,粘液增多,末端腐烂缺乏、发白,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很快使病鱼死亡。
2、流行与危害春、夏、秋三季较为流行,尤以夏季最严重,往往与肠炎等并发,特别是夏季因暴雨水质变浊时,往往会造成大面积发病。发病时可引起大批死亡,在日本本病的危害性有增大的趋势,这可能与水质污染和毒力菌株的耐药性增加有关。
3、防治(1)改善环境,增加供氧,控制有机物入水,降低水温,如果对混浊水源进行净化处理,在支持性疗法中相当有效。(2)用2-5 ppm 五倍子煎汁,或红霉素0.3 ppm 或clo 20.1 1 ppm 全池泼洒,有防治作用。(3)病情较严重时,除全池药浴外,应结合内服,即在饲料中掺入药物,具体剂量为:a、每100千克香鱼第一天用红霉素5克,第二至六天每天2.5克。b、每100千克香鱼用大黄粉1千克,连续3-5天。
六、冷水病
1、症状肉眼损害通常多见于鳍、皮肤和肌肉中,烂鳃先是不同程度的鳃丝贫血肿大,继而溃烂,口腐则是口唇先淤血变红再溃烂;烂鳍和烂尾前多变胸鳍基部先变红,晚期时能从内脏中分离出这种细菌。由于水温低,故一般不见炎症细胞浸润,而当鳍或尾部的溃烂伴随水质不良时,表皮和真皮往往有高度水肿,损害外表往往已有大量菌落形成。
2、流行与危害在低水温而且放养密度很高和有机质残屑丰富的增养殖设施中,本病在日本已取代弧菌病成为香鱼增养殖的首害,在台湾亦有报道,香鱼特别是幼鱼一旦感染,发病就能发生大批死亡,死亡率达50%以上,在我国未见香鱼冷水病的报道。病害流行季节一般在水温16℃以下,据推测可能与香鱼过早放流,水温过低有关。
3、防治由于冷水病在低水温、水中有机质丰富的水域中容易发生,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温适宜的增养殖场所,改善环境条件是预防本病的根本之道,有报道说用福尔马林消毒体表效果良好,如果患鱼能够摄食,磺胺类抗菌药掺入饵料中也有疗效。
上一页 [1] [2] [3]